“我要演雍正”,唐國強打開屬於他的“帝王時代”和“領袖時代”

1997年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的播出,觀眾們被唐國強的精湛演技所折服,他塑造的雍正,冷酷無情,卻又憂國憂民,得到了很多觀眾和歷史學家的認可,這個角色的成功,讓唐國強打開了新戲路,在隨後的十幾年裡,他陸續飾演了二十餘次帝王,從越王勾踐,秦始皇嬴政,到唐太宗李世民,成吉思汗,再到明成祖朱棣,清乾隆帝,再到毛主席,時間跨度長達三千年,創造了屬於唐國強的“帝王時代”和“領袖時代”。

“我要演雍正”,唐國強打開屬於他的“帝王時代”和“領袖時代”

在籌備《雍正皇帝》這部電視劇拍攝的時候,雍正這個角色是最重的,胡玫導演在召開了幾次會議後,根據各方面考慮,選定了張豐毅。同時決定讓唐國強演八爺。接到角色後,唐國強說老八在某種程度上說有諸葛亮的影子,也是老謀深算,我想能不能演雍正?挑戰一下。但是製片方綜合考慮,決定還是讓唐國強演八爺,雙方僵持不下。唐國強後來也說:“這是後來導演胡玫才跟我說的,最後一次請我吃飯,說再談一次,如果他還堅持,那就拜拜了。沒想到在飯桌上呢,又重複了我這個(問題),我這個人也願意,一興奮了就願意囉嗦,又把以前的想法,又在那兒說了半天,最後吃完飯,那我就先走了,後來胡玫說:後來製片商再開會說,算了,就定他吧。”

“我要演雍正”,唐國強打開屬於他的“帝王時代”和“領袖時代”

製片方的妥協,給了唐國強一次機會,也改變了《雍正王朝》的命運。唐國強說:“所以在接雍正這個戲的時候,確實也做了很多的功課和準備。這個人物究竟該怎麼把握,演了半天,我覺得我自己比較得意就是我抓住了這個人的孤獨,從總體心態到整體的結構把握上,孤獨。另外就是留白,我們現在往往就在演戲的時候,覺得不演盡不過癮,其實你忽略了觀眾,這些留白的地方,恰恰給觀眾有了思考,他有一種探索,他想知道你怎麼做。再就是說設計情節,一定要想到,多想幾個方案,幹什麼呢?能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就是讓觀眾意料之外,但是再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要到那個目標,我絕不讓你知道這個目標,我一定要帶著觀眾走幾圈,到那兒他就 說“好”。要不然說,你看他要哭了,然後你演的戲就哭了;他說要笑了,你演的戲就笑了。他就缺乏了一種神秘感,這個表演有時候還是要留懸念,留白,這個白是非常重要。”

唐國強在《雍正王朝》劇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成功的為他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帝王之路”,也打開了後來的“領袖之路”。著名編劇,作家王朝柱說:“如果他沒有雍正,咱後邊合作的這二十多部毛主席,我會選擇別人。”如果說《雍正王朝》是在帝王戲上他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那麼他在演我們的領袖戲上,真的是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中華民族是崇拜英雄的民族,一個藝術家要傾盡全力去塑造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我要演雍正”,唐國強打開屬於他的“帝王時代”和“領袖時代”

可以說,《雍正王朝》這部劇徹底讓唐國強徹底甩掉了“奶油小生”的稱呼,打開了演藝事業的新天地!

“我要演雍正”,唐國強打開屬於他的“帝王時代”和“領袖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