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提起荷花,人们总会想到亭亭玉立,盈盈欲滴这样的词汇。荷花历来被称之为圣洁的象征,我们学习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学习过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赞美过荷花,描绘过荷花,把许多美丽的名称赋予了荷花。比如,把荷花称之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旦、水华、玉环。

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的《折荷有赠》写道:“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采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轻不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今天,就来欣赏古人描写荷花的诗词名篇。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哪里不一样的呢?你看,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景色宜人,风光旖旎。朵朵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红的那么娇艳,那么美丽。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2、【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解析】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

世上所有的花与叶,本是同根生,同枝长,花儿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各自与众不同而独具芳馨。一旦被慧眼识中,便移栽金盆,倍受呵护。但绿叶却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花入盆,叶作尘,这是世间花和叶的各自的命运。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3、【采莲曲】——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解析】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一个小船出现了,船上的采莲少女看见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突然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4、【采莲曲】——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解析】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5、【白莲】——唐·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解析】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可以看出,他表达的意思是,有不少人轻视乃至鄙弃素色的花卉,而专门喜欢那些妖艳的花朵。封建社会的上层社会也是这样,一些朴实无华,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妹忽视,被埋没,被欺凌,而一些华而不实的家伙则往往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欣赏与重用。这首诗揭露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合理现象,为被埋没、被摧残的人才鸣不平,为他们发出呼呼的。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6、【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解析】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出去走走。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7、【浣溪沙·荷花】——宋·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

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

且来花里听笙歌。

【解析】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呢?画楼南畔,夕阳西落。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面对西湖的盛开荷花,自己却陷入了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8、【曲池荷】——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解析】轻幽的芳香环绕在弯曲的池岸,圆实的花叶覆盖着美丽的水池。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使你来不及饱赏荷花就调落了。这首诗托物言志,为中国咏物诗之正宗手法。写曲池荷,虽略带六朝余韵,然能于大处落墨,气象较为阔大。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9、【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宋·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

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

照影弄妆娇欲语。

西风岂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朝落暮开空自许。

竟无人解知心苦。

【解析】晏几道把莲花比作少女,以笑脸以花朵,以腰肢比茎干,既有形,更有神,把莲花写活了。好像是把一株莲花叠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红花是她的脸,青梗是她的腰,美艳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现出来。花与人的结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类的联想,故而说旧识凌波女,把这种联想的范围沿着旧识所指示的时间轨道更进一步地拓展开来。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10、【莲藕花叶图】——元·吴师道

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解析】白润如玉如雪的莲藕,中间有精巧透明的窍孔,玲珑可爱。它的绿叶和红花铺散在水面上,互相映衬。莲藕的生命一代代延续不断,显示出无限意趣和欣欣向荣的生机,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全部奥秘都在莲籽的苦心当中。这里表面说莲心苦,但可以从中体会出更广阔的含义,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有所创造,才能有成就。

古人摹写荷花的经典诗词十首,文人雅趣,如此高妙圣洁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