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布衣傳奇》連載之二,賴布衣看淡名利,神機妙算封國師


《賴布衣傳奇》連載之二,賴布衣看淡名利,神機妙算封國師


賴布衣回到家鄉村口,遠遠的便望見家門上貼著一張白紙,心中頓感不安,於是他加快腳步,急奔回家。打開門一看,見母親正伏在父親的靈前痛哭,一片淒涼景象,讓賴布衣懊悔不已。

他母親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安慰他說:“布衣,你不要太自責了!也許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好的。你父親臨終前寫了一封遺囑,要我轉交給你,你拿去仔細的看吧!”

遺囑的主要內容,是要賴布衣淡泊名利,努力鑽研堪輿之術,成為一流的國師;並且還特別囑咐,萬一發現為帝的佳穴,一定要稟奏聖上,再不然就把該地破壞,以保天下太平。

賴布衣回想從前不聽父親的勸言,以致於一事無成。如今,父親臨終時又沒有隨侍在側,若是再違背父親的心意,那就太忤逆不孝了。

從此,賴布衣不再妄想功名,終日研讀父親遺留下來的書籍。由於他資質不凡,加上豐富的學識涵養,很快就在堪輿界打響了名聲。

一天,村子裡傳來鑼聲隆隆,鞭炮聲不斷,原來是劉仲遠返鄉祭祖,今天特地繞道鳳岡來拜訪賴布衣。劉仲遠命令僕人搬出一箱黃金,要贈於賴布衣,但被賴布衣婉拒。隨後,劉仲遠告訴賴布衣,已為他覓得官缺,而賴布衣仍然堅持不就。賴布衣明白劉仲遠急欲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以及代筆誤中狀元的機遇,所以今日才特地到鳳山岡來。於是他拍了拍劉仲遠的肩膀說:“仲遠兄,那年會試我名落孫山,表面上看起來,是你幸運,其實是我們家門不發所致。”古云:“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真是所言不假。今後,就別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

劉仲遠見賴布衣如此堅持,不便多言。突然,他靈機一動,對賴布衣說:“恩公,現在宮中正在招攬各地有名的堪輿師,小弟有意為你舉薦,希望恩公別再拒絕小弟的這片心意,否則小弟此生將會把您的大恩大德一直惦記在心。”

賴布衣早已看淡功名,但又不忍拒絕劉仲遠,只好勉強答應,擇定日期與劉仲遠一起進京覲見皇帝。

他們到達京師之後,劉仲遠先領賴布衣回狀元府休息,然後到聖殿覲見皇帝。皇帝聽完劉仲遠的稟報,很想見見這位民間的堪輿大師,便命令劉仲遠次日即帶賴布衣一同上朝,順便為他看一看陽宅風水。

第二天,劉仲遠便帶著賴布衣進宮覲見皇上,皇上見賴布衣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知道他道行一定頗深,便賜封賴布衣為國師。

賴布衣晉封為國師之後,皇帝便命他隨侍前往紫禁城及各個宮殿,四處察看有無與風水相剋之處。賴布衣每經過一個宮殿,便一一解釋此殿的坐向及運勢。當走到邵陽宮附近時,只見賴布衣忽然眉頭深瑣,閉目不語。然後他啟奏皇帝,說:“此邵陽宮坐南朝北,對正丙線方位,而丙丁屬火,因此微臣預料此宮在建完五年之後,必有火災發生。”

皇帝聽完,心想:各個國師對紫禁城及各宮殿的風水,都極為讚揚,只有賴布衣說邵陽宮會發生火災,我究竟該不該信呢?

賴布衣看出皇帝半信半疑,便說:”邵陽宮建於丙線方位,照地理位置推測,本月十八日是火星當煞之日,希望聖上下令做好防備,以免火苗波及其他宮殿。”

皇帝聽了說:”既然賴卿如此言之確?,我就姑且相信,只是到時邵陽宮若沒有任何事故發生,那賴卿又將做何解釋?“

賴布衣聞言後,神色若定的說:”微臣願以人頭作保。”

十八日當天,皇帝下旨在邵陽宮附近,加派御林軍看守,並嚴禁任何人出入邵陽宮或點燃燈燭。在這樣嚴密的防禦下,邵陽宮應該沒有理由會發生火災才對;一直到晚上二更時分,邵陽宮依舊平靜,皇帝傳賴布衣到邵陽宮,對他說:“賴卿,現在與你預測發生火災的時間,已經很接近了,而邵陽宮目前戒備森嚴,應該不可能發生火災,看來你的預測有誤。”

賴布衣回答:“天意註定邵陽宮將發生火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即使是這麼小心的防備,邵陽宮仍難逃一劫。”

賴布衣話還沒說完,突然,天空颳起了一陣強風,賴布衣指著天空說:“啟奏聖上,天上的火星,已經降臨了。”

皇帝和眾臣們仍不相信的笑著。突然間,在不遠的天空中,有一顆會移動的光點,正朝著邵陽宮的方向落下,就這樣,流星直直落入邵陽宮的天井中,然後“轟”地一聲,邵陽宮頓時一片火光,御林軍大吃一驚,連忙大喊:“失火啦!失火啦!”

皇上看見當時的情形後,不得不佩服賴布衣的才能,從此就重用賴布衣,並賜予黃金萬兩,錦帛五千匹。於是,一代國師賴布衣之名,就因此傳遍了全國。不料樹大招風,宰相秦噲竟起了邪念。

一日,秦儈在早朝後,傳令賴布衣到相國府中見面,並以酒宴款待,席間要求賴布衣儘快為聖帝尋得龍穴,等到事成之後,再通知他前往勘察。賴布衣一聽便知此人有篡奪王位的野心,但由於秦儈在朝中權大勢大,遂不好當面拒絕。

秦儈心想,以目前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沒有任何人敢與他作對,所以預料賴布衣也必將歸順於他。次日一早,便親自帶著賴布衣到祖先的墓地,觀看附近的風水。

賴布衣看這祖墳坐落於五星聚集的祥地,而且龍脈自金華峰而來,心知這兒的確可發為皇帝,只可惜被白鶴寺及東獄廟壓住了龍氣,所以最多隻能發出丞相命。賴布衣本想直說,但想到秦儈並非善類,若全盤托出,恐怕會引起亂事。

想到這裡,賴布衣再四處觀望了一會兒,看見前面遠山有一尖峰,形狀如同一支金刀,於是賴布衣告訴秦儈:“丞相大人,此山為殺頭山,且看前面山形,正如一把尖刀,向著此地殺過來。”

秦儈聽完,臉色大變。心想:從前的地理師們,總是稱讚此地的風水極佳,是個可發為皇帝的佳穴,只有這個民間術士,竟說此為殺頭山。

賴布衣瞄了秦儈一眼,又繼續說:“此山原本是座好山,只是風水與後人的性情相關,心地善良者,自可避免殺頭一劫,進入寺廟安享晚年;心地邪惡者,則將被皇帝砍頭處死。不過,依我看丞相大人是位善心之士,應不會有此下場。”

秦儈愈聽愈生氣,本想立刻了斷賴布衣的性命,卻又怕消息走漏,便暫且不動聲色,籍稱時候已晚,便返回京城。回到相府後,秦儈立刻命令府上的兩名護衛,當晚一定要把賴布衣殺死,已絕後患。

這兩名護衛,一個叫做牛江,一個叫做張進,兩人都是武功高強的殺手。這一夜,兩人分持利刃,朝著賴布衣的住處飛奔而來。

當晚,賴布衣覺得心神不寧,輾轉難眠,只好下床點燭夜讀。忽然,他瞥見窗前有兩個黑影閃過,於是趕緊躲入床底。

兩名殺手一進門,便大聲叫道:“賴布衣你還是乖乖的出來吧!免得咱們爺倆彎身去取你的人頭。”

賴布衣嚇得渾身發抖,正在不知如何是好之時,聽到其中一個殺手說:“張進,聽說賴布衣是天下知名的地理師,我們現在若是請他指點,他一定會答應,你看如何?”

張進說:“丞相的作風你又不是不知道,今天你所說的話,不怕我回去告你一狀嗎?”

牛江一聽張進這麼說,便舉刀與張進廝殺,而賴布衣仍是動也不敢動一下。突然,“啊!”的一聲,一顆人頭落在賴布衣的眼前,嚇得賴布衣差點昏了過去。

這時,勝利者向床底的賴布衣說:“大師,您可以出來了,牛江正等著你的指點。”

賴布衣這才鬆了一口氣,慢慢的爬了出來。除了感謝牛江的救命之恩外,並稍加指點其治家之道。之後,便收拾行李,準備連夜逃走,而牛江自願相隨保護,賴布衣欣然允諾。

途中,賴布衣問牛江,是誰派他們來的?牛江回答是丞相大人。賴布衣心想大事不妙,秦儈若獲知張進被殺之後,必會派出大隊兵馬追來,應該改走山路,以躲避兵馬的追殺。

在牛江領路之下,他們繞著蜿蜒的山路而行,才剛爬過一個山頭,後面就已經傳來兵馬搜尋的聲音。

牛江說:“大師,追殺者個個身強體壯,我們是敵不過他們的。依我看,最多再半個時辰,追兵便會趕上,倒不如我們先找個藏身之所,等追兵走過,我們再出來。”

眼看這荒山野地,既無樹林,又無山岩,哪裡有避身的處所呢?賴布衣心裡這麼想。

突然,牛江靈機一動,告訴賴布衣:“我知道前面不遠處,有一個豬居住的洞穴。”

說完,便帶著賴布衣往該處走去。那個洞穴口上雜草叢生,兩旁亂石圍繞,果然是個藏身的好地方,走近一看,裡面躺著一隻肥壯如牛的山豬。

牛江拿起刀,與山豬搏鬥,不久山豬便負傷逃走。賴布衣見此洞只能容納一人,正不知如何是好時,牛江連忙對賴布衣說:“大師,您留在世上,對世人的貢獻比較大,區區一個牛江算不了什麼。您趕緊躲進去吧!只希望國師在逃生之後,能為我撿拾骨骸,擇地安葬。”

話沒說完,牛江便飛也似的離去,賴布衣阻攔不了他,只好先進入洞穴中,再做打算。

不一會兒,官兵果然路過此地,但並未留意在亂草之中的洞穴,繼續向前搜索。牛江明知隨後便會趕到,但恐怕官兵會發現賴布衣,只得犧牲自己,來引開官兵的注意力。果然走不到半里,牛江便被官兵追上。

數百位官兵將牛江團團圍住,令身手矯健的牛江插翅難飛。牛江與眾士兵苦戰了幾回合,終究敵不過對方的人多勢眾,便當場持刀自刎,慘死在荒山野地中。

此時大隊兵馬都以為賴布衣已先逃跑,便繼續向前追趕。當一切歸於平靜之後,賴布衣走出洞穴,看見不遠處,牛江的屍體已血肉模糊,令人慘不忍睹,賴布衣立刻放聲大哭,說:“恩公啊!你我素昧平生,而你卻能仗義相救,不但犧牲了自己,還曝屍在這山谷之中,我該如何報答你的救命之恩呢?”在哭了一陣之後,賴布衣背起牛江的屍首,決定為他尋覓佳地,替他安葬。

賴布衣四處張望,想找出一條逃生之路。突然,他發現這座黃家山,有龍盤虎踞的山形;再望向對山,險惡陡峭,儼然是一頭牛俯臥的姿態。他大叫一聲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此處正是難得的佳地,就將恩公埋葬在此吧!預料不出三年,牛家必將出現傑出的將相之才。”

賴布衣將牛江安葬好之後,一路躲躲藏藏,繼續逃亡。此時,他將名字賴鳳岡改為賴布衣,後人稱他為布衣大師,即是從此開始的。


《賴布衣傳奇》連載之二,賴布衣看淡名利,神機妙算封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