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5點鐘左右,腸鳴腹痛腹瀉,怎麼辦?讓中醫告訴你

“醫生,我每天早晨5點鐘左右,腸鳴腹痛腹瀉,要上廁所,這是怎麼回事?這樣有半年了,煩死了,5點鐘正是想睡覺的時候”,一位病人,這樣說。我想,象這樣的病人不在少數,這種病從西醫上講,要考慮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症;而中醫則從“五更瀉”考慮。


每天早晨5點鐘左右,腸鳴腹痛腹瀉,怎麼辦?讓中醫告訴你

那“五更瀉”是怎麼回事呢?五更瀉其實是由於腎陽虛衰而引起的慢性洩瀉,主要臨床表現為:常於黎明之前,臍周作痛,繼則腸鳴而瀉,瀉下完谷,瀉後則安。常伴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痠軟,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症狀分析:洩瀉日久,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胃,脾胃運化失常,水谷下趨腸道而洩瀉。黎明之前陰寒較盛,陽氣未復,故見臍腹作痛,腸鳴即瀉,故稱為“五更瀉”。瀉後腑氣通利,故瀉後則安,腹痛即止。陽虛不能腐熟水谷,故瀉下完谷。腎陽虛衰,機體失於溫煦,故形寒肢冷。腰為腎之外府,腎陽衰弱,故腰膝痠軟。舌質淡苔白,脈沉細,為脾腎陽氣不足之象。
每天早晨5點鐘左右,腸鳴腹痛腹瀉,怎麼辦?讓中醫告訴你


五更瀉的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五更瀉方選:四神丸。藥用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四神丸溫補脾腎,澀腸止瀉,主治脾腎虛寒,五更洩瀉。方中補骨脂溫腎陽,肉豆蔻溫中暖脾,吳茱萸辛熱散寒,五味子酸收止瀉。對久瀉之人脾腎陽衰,陰寒內生,固攝失司的情況下,用本方標本兼顧,若腎陽虛衰明顯時,可加附子、肉桂等溫腎之品;脾陽虛明顯時,可加乾薑、蓮子肉、芡實等暖脾止瀉之藥;內寒腹痛時,可加川椒、茴香等散寒之藥;洩瀉次數多時,加烏梅、石榴皮、五倍子等酸收之品;如果年老體弱,久瀉不止,中氣下陷者,宜加黃芪、黨參、白朮等,或配合補中益氣湯益氣昇陽,健牌止瀉;若滑瀉不禁者,合桃花湯或真人養髒湯以固澀止瀉;如果雖為五更瀉,但脾腎阻虛不明顯,反見心煩嘈雜,而寒熱錯雜者,治當寒溫並用,溫脾止瀉,可改用烏梅丸加減。
每天早晨5點鐘左右,腸鳴腹痛腹瀉,怎麼辦?讓中醫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