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鬆!

在後臺留言給我們鑑定綠松石真假的有不少,看了這麼多玩友們需要鑑定的綠松石,感覺仿造得特別逼真的大家都會比較難鑑別。

自從1972年造假的綠松石面世以來,各類造假品種接二連三,大家或許迷惑當今市場究竟還有多少假貨流行,品種究竟有多少,今天番茄匠就為大家梳理一下綠松石的造假歷史,看看演變的同時也跟目前市場現貨做比照,看看哪些還在流通,儘可能地幫助大家少入坑。

第一代:吉爾森合成松石

這種是造假松石的鼻祖,最早產自1972年,自此以後各種造假手段此起彼伏,什麼染色、合成、仿製、再生等種種,讓人煩而生厭、躲之不及。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技術手段:採用了製陶瓷的工藝過程,顏色、成分單一均勻。

主要特徵:表徵顏色單一均勻,人造鐵線均勻分佈表面,一般不會有內凹。天然松石雜質較多,常伴有高嶺石、埃洛石等粘土礦物,還可見石英微粒集結的團塊、褐鐵礦細脈斑塊和不均勻的褐鐵礦浸染等,鐵線線條不均勻,一般內凹。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二代:白松

技術手段:學名菱鎂礦,非綠松石,高溫高壓注膠染色而成。

主要特徵:白松的摩氏硬度在3.5~4.5區間,綠松石摩氏硬度常在5-6,所以用刀可以划動白松,通常劃不動綠松石,染色的白松可以看到不均勻的地方,在許多地方可以找到發白的原色,有的為了製造出鐵線效果,會在縫隙染上深色,觀察這些地方,會看到顏色和膠的沉積。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三代:白泡松

技術手段:本質為綠松石,但是品質非常低劣的綠松石,高溫高壓注膠染色而成。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主要特徵:這個跟白松的基本相似,注膠的白泡松用刀割會打卷,火燒會聞到刺鼻味。

灌膠 ▼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沁膠▼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過臘▼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四代:泥土燒製--假白松

技術手段:泥土燒製加色,然後仿製綠松石描上花紋。

主要特徵:仿品中的仿品,最讓人憤怒和侮辱消費者智商的仿品,氾濫於各大旅遊景點。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五代:帝皇石

技術手段:一種質地漂亮線紋,可以加色的石頭,屬黃蠟石類,又稱帝王石,染成奼紫嫣紅。

主要特徵:萬紫千紅,染色可看出不均勻的地方。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六代:紅線松

技術手段:國產圖畫石,石頭的一種。

主要特徵:松石在西方的知名度較高,所以很多石頭的商業名稱都往松石靠,像紅線松,非洲松,綠草松,草松,灌膠松,染色松等。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七代:金點松/金線松

技術手段:合成物,用鐵粉或者銅粉以及松石碎料壓制而成。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八代:高仿合成松石擺件

技術手段:合成,染色,高仿。

主要特徵:在特殊燈光和角度下,很難分辨。因為是合成所以解剖面與天然有區別。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九代:非洲松

技術手段:

非洲的雜石,非洲松。

主要特徵:顏色雜,鐵線分佈跟天然有差異,可看圖自行比對。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十代:草松

技術手段:顏色草綠色,也是雜石。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十一代:壓制電解合成松石

技術手段:跟金點松的只差一個步驟,就是電解壓縮提高硬度。

主要特徵:因為是合成,所以鐵線非天然可通過查看鐵線分佈和凹陷情況判定。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第十二代:雕工精湛菱鎂礦仿松石

技術手段:高溫高壓注膠染色,最關鍵的是配置於精湛的雕工。

主要特徵:染色不自然,和天然松石的藍色、綠色有差別,顏色不正。光澤感不強,瓷度不夠,偏蠟狀光澤。看起來太過於完美,沒有雜質,天然松石一般都會有白花、鐵線和其它包裹體。價格很誘惑,2.0的珠子至少12克,這麼好的珠子至少500一克,怎麼可能2800能拿下那?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整整12種!把手把帶你認識市面上所有的假綠松!

生命不息,造假不止,可能第十三、十四、十五代也正在悄悄問世

更多綠松石知識交流, 請關注我們,查看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