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正在表演的老人叫張喜民,是陝西省渭南市華陰衛峪鄉雙泉村人,已經70多歲了,他正在表演的是被評為國家級非遺民間藝術:華陰老腔。1962年,17歲的張喜民跟隨父親學藝,掌握了老腔獨特的演技後和父輩們走巷串戶表演。


照片中正在表演的老人叫張喜民,是陝西省渭南市華陰衛峪鄉雙泉村人,已經70多歲了,他正在表演的是被評為國家級非遺民間藝術:華陰老腔。1962年,17歲的張喜民跟隨父親學藝,掌握了老腔獨特的演技後和父輩們走巷串戶表演。

張喜民兄弟4人,加上村子裡的幾個人組建了一個戲班子,取名叫“喜民班”,十里八鄉遇到紅白喜事都會請“喜民班”助興表演,那時的張家兄弟們風華正茂,弘揚老腔這門民間藝術。風風雨雨幾十年,張家兄弟們年事已高,張喜民意識到自己在這個老腔舞臺的時間不多了,擔心華陰老腔這門獨具風格的戲曲唱腔會失傳。

張喜民老人是地道的農民,家中姊妹5人,他排老二。張喜民是老腔的世家,祖輩們都是老腔唱將,兄弟4人如今也成為老腔傳承人。繼承了祖輩留在民間的老腔戲種。在這個藝術舞臺上,張喜民唱了一輩子老腔,現仍堅守這塊陣地,他說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希望孩子在城裡接受良好的教育,嚮往都市生活甚至超越了傳統的老腔,這讓他一時陷入了困境。


張喜民為了將華陰老腔這門民間藝術傳承下去,2014年,華陰市文化局開辦了老腔培訓班,邀請民間老藝人張喜民做授課教師。許多當地民眾只是聽父輩們哼過幾句老腔,但不專業,聽說老藝人張喜民開班授課,熱愛老腔的民眾越來越多,學員自掏腰包買樂器,跟隨老藝人學習華陰老腔。

陝西省華陰市雙泉村附近萬畝荷塘的華陰老腔藝人華陰老腔傳承人張喜民在給觀眾講解老腔。隨著國家對民間傳統藝術的重視,華陰老腔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重新認識這項民間傳統藝術,華陰老腔也開始走向更大的舞臺。

圖為2016年2月,央視元宵晚會分會場西安大唐芙蓉園,華陰老腔傳承人張喜民老師和春晚老腔原班人馬,為遊客獻上了精彩的演出,遊客冒雪觀看,現場人氣爆棚。

圖為2016年9月,張喜民帶領他的表演團隊在第八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的表演,正在演唱《白鹿原》插曲,看過電影版的觀眾應該對此記憶深刻。

2017年1月,在河北邯鄲舉行的“2016尋找中國最美鄉村”頒獎典禮上,陸海濤、張喜民、陝西渭南華陰老腔保護中心表演歌曲《華陰老腔一起喊》。

老藝人張喜民是老腔戲班子核心人物,每天都會接到各地演出活動的邀請,自從老腔被觀眾接受後,戲班子這些莊稼漢在多部影視劇中演繹了老腔經典唱腔,包括在北京首都劇場、德國、法國等藝術殿堂都留下了老腔戲班子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