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莪”,“嫐”,“尻”等,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大家一看到今天的這個標題就知道了,又要增加一些奇奇怪怪的新知識了吧。話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有一些字我們讀起來還蠻正常的。但當看到這些字你品你細細的品,然後就會露出奇怪的迷之微笑。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看起來很汙的字吧。第一個大家看看這個字怎麼讀的“莪”(e第二聲),第一反應是上下結構分開讀的,自覺評論扣一,然後乖乖罰站。其實這個字呢,指的是一種草本植物葉子還可以使用。除此之外,莪還可以用作蘑菇的代稱,然後就沒有其他意思了。所以看到這個字兒別再想歪了。

看到“莪”,“嫐”,“尻”等,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第二個這個字吧,長得一點兒都不汙。但老司機們越看就越覺得有點兒意思,這個字就是兩女中間加一男。沒錯,真的是一個字,這就是“嫐”(nao第三聲)在粵語等一些方言中是表示生氣的意思,也對兩個女的和一個男的肯定會爭風吃醋,然後生氣啊。另外,如果同輩異性之間使用這個字,則表示糾纏戲弄,調戲的意思。另外,康熙字典還有過記載:饒,嫐也。說明嫐還有嬌媚柔弱妖嬈的意思。兩女加一男,然後還有兩男夾一女的,沒錯,就是“嬲”(niao)他和嫐的意思是非常接近的,也表示生氣和糾纏戲弄的意思。當然了,兩男一女男生肯定也會爭風吃醋。不得不說中國話文化博大精深啊。

看到“莪”,“嫐”,“尻”等,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第三個弄又是一個字體結構,讓人浮想聯翩的字。關於他的意思,古時候的意思同“挊”(nong)是玩耍的意思。我一直好奇啊,古人究竟在玩什麼的情況下發明瞭這個字,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呀。第四個“攰”(gui),你看到這個字後想到的第一個成語,想到體力透支的自覺站起來。其實不用罰站,因為攰還真是疲勞沒力氣的意思。一個字能讓人聯想到某個成語,再一次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啊。

看到“莪”,“嫐”,“尻”等,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第五個“尻”(kao)。這個字奇怪的結構和讀音也是讓人想入非非啊。其實呢尻有很多意思,做名詞時,一般泛指屁股,那就打屁屁。有了一個更文藝的說法了,就是叫打尻。如果你鄰居家的熊孩子再調皮,你就可以對他說再敢調皮,小心我打了你的尻,打尻和打call 的發音一樣,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嗎?當然有了,這是因為很多人翹課去參加應援活動,回家呢往往就會被父母打屁股。所以這個說法流傳開來。

看到“莪”,“嫐”,“尻”等,我的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其實呢尻在日本是個很文明正經的字呢,是日本人名字中常見的一個字,比如jojo裡的吉良吉影的馬甲“川尻浩作”。因為尻在日語中不僅僅是屁股的意思,也有代指末端的意思,帶尻的形式呢,大多數源自地名,於是就誕生了澤尻,川尻這些姓氏。最後一個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自汙,而是我們一旦細細的品一品這個字兒吧,顏色就變了。其實呢對於這些字我們應該懷有一種求知慾,需要我們認真的學習,深究他們最真實的意思。不要老是想那些奇怪的意思。所以老司機網盤裡的學習資料可以拷貝給我一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