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運河隨筆:信仰

信仰

作者:於運河


2013年春節剛過,我的北京朋友王總,他是一個,有滿清貴族血統的後人。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頭頭:蒯大富喊出了:

老子英雄兒好漢,他爸賣蔥兒賣蒜,受到了,革命群眾的批判。

如今,王總,就靈驗了,蒯大富說那句話的正確性。

王總,原來是吃皇糧的公家人,月月有工資,不但有房住,而且住獨院。獨院是身份的象徵。住獨院的人,也是夠牛B了。

北京,是天子腳下。幹部子弟,多如牛毛,人人講起話來,好象他們是政治局的。

王總和幹部子弟,有本質區別,總是強調他是滿清正黃旗的後人,骨子裡,就牛B哄哄的。也許,他住著他先人留下的獨院;也許,他花著他先人給他留下幾個物件,滿清貴族血統讓他引以為豪。王總的作派,讓很多人看不貫,但是,王總總是,我行我素。

到了改革開放,王總,動了心事,就砸了鐵飯碗,下海經商了。

王總的出身,經歷了風雨,見過了世面,決定了,他的經商的格局大的很。名人的字畫,新疆的玉石,成了他在北京門店的主打。這一主打,打出了局面。

王總,是個靈慫,只掙,有錢人的錢。

王總親口對我說:"殺一萬窮人,作孽,不如宰一個瓜B,有錢人的錢"。

王總常說:窮人,不容易。誰的錢,都敢掙,唯獨,窮人錢,不能掙。那些錢,都是早起摸黑的血汗錢。

我拍完電影《鄉下人》,在北京皇城根下,認識了王總。

王總說我,是個弄大事的,我也感覺到了,王總也是個弄大事的。

感覺,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它實實在在的存在。它是聽覺、味覺、視覺、觸覺、嗅覺的綜合體現。

所以,我弄事,先憑感覺,感覺好,就幹,感覺不好,堅決不幹。

我拍完電影《鄉下人》,又二次創業,農一清高效液肥廠,該廠承擔國家級星火計劃。所以,我多次進京,和王總有往來。知道了,王總自己吃、喝、穿,都簡簡單單。一般的越野車一開,也不扎勢,也不扎眼。

王總講,他把他每年掙的錢,開車到西藏大召寺,都捐給寺院了,讓佛祖普度眾生。

王總對我幹那點善事,也是讚個不停。兩個人雖然信仰不同,但本性相通,見面後,有諞不完的共同話題。

和心靈純潔的人在一起,會使你的心靈更純淨。

慢慢的,一個北京沒落的貴族後人;一個黃土高原上的鄉下人,來來往往,隨著歲月的逝去,兩個人都變成了老人了。

生命到了倒計時,說走就走了。

王總,給大召寺捐款就更勤了,王總幾十年如一日,把掙的錢,都捐給大召寺,王總的誠心實意。感動了大召寺的活佛和弟子們,他們也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王總告訴我,他們家人老幾輩子,都信仰:藏傳佛教。

去西藏大召寺朝拜是他的功課。去大召寺捐款,是他的責任。

王總說:那些千里條條磕長頭的農牧民,去大召寺朝拜的人,才是真正的信徒,才是具有真正信仰的人。

2013年正月,我和王總再次相遇,決定共同飛拉薩朝聖。

我和王總不同的,我骨子裡頭是流淌著儒教的血脈。

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禮數,這個規矩,我認真的很,這是我的行為準則。

我平日的做事,與人相處的準則是:

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然而,我從小上小學、中學,接受毛澤東思想教育,把我教育成了一個,信仰共產黨。

那時候的人們,講信仰,就是一個不識字的老農、老婆,也能背上幾十段子毛主席語錄。那個時候,信仰的力量是偉大的。

所以,我的一輩子,是黨叫幹啥就幹啥。

一個民族的傳承,首先傳承好自己民族的文化。所以,我決定和王總去西藏,感覺一下,藏民們的信仰。

如今的藏民們,在信仰佛教中,更加感謝共產黨,更加聽共產黨的話,跟共產黨走。

藏民們說,是共產黨讓農奴翻身,站了起來,使西藏強大起來,使藏民們的信仰更自由了。

2013年2月23日到26日,我沾王總的光,參拜了大召寺,受到了大召寺活佛的特別接待。

終生難忘,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人活著,僅僅是個過程,駕鶴仙遊西去時,一切皆空。


2020年4月29日於西安


於運河隨筆:信仰


於運河隨筆:信仰

作者簡介:於運河,1946年10月26日生於陝西咸陽,中國內地第一位拍電影的農民。1984年的一天,於運河花一毛五分錢看了一部叫《人生》的電影,看完了又買票,連看幾遍。因為不滿電影對高加林命運的安排,他以農民身份傾家蕩產投資80萬元,1988年拍出電影《鄉下人》。在當時的電影界反響強烈。這一文化事件,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破冰之旅。當時的《大眾電影》評價說:"這是中國第一部農民編劇、農民集資、農民監製、農民領銜主演的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書寫了一筆。"

於運河新作:《我這一輩子》,即將面世。

於運河隨筆: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