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表姐的專業是廣播電視學,在電影方面比常人多了點研究。某次,表姐給我推薦了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在推薦之前,她先給了講了一個關於螞蟻的小故事。

螞蟻是生活在二維世界的動物,只有前後,沒有上下。如果你把矗立在螞蟻眼前的東西從上方抽走,那麼螞蟻會認為這個東西憑空消失。

《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那麼人類呢?人類生活在三維世界,誰又生活在四維世界,看著人類的種種活動就像人類看螞蟻的種種活動?

影片中的主人公楚門,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世界裡。在他的世界裡,母親是被安排的,朋友是被安排的,妻子婚姻也是被安排的,鄰居道路小狗公交醫院大學等等,也是被安排的。一切都是道具,一切都是假的。唯獨只有他是真實的。

他是被“神”選中的小孩,一出生就活在現場直播裡,受到全球億萬人的關注。他從出生到慢慢長大,到讀書,到上大學,到結婚,到工作,每一個細節,都被全球人們盡收眼底。想想想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所幸,結局非常的振奮人心。楚門並沒有在被安排的世界裡安安穩穩的過一生,他最終衝破了束縛,回到了現實的世界。在“鬥爭”的過程中,有3種精神被凸顯了出來,它們分別是:質疑精神、心懷信仰和克服恐懼。

接下來,我們聊聊楚門是如何依靠這3種精神,衝破重重阻礙,最終獲得新生。

01 質疑精神,是開啟新世界的密匙

楚門第一次感到懷疑,是在上班的路上。他在公交車上見到了早已經“去世”的父親,父親有血有肉完好無損地站在他面前。他非常激動,想要朝父親走去,但是卻被周圍的人群“無意中”攔截,父親也很快被不知名的人帶走。

他回家告訴母親,自己在大街上見到了父親。母親的表現令他非常疑惑,母親表現的非常淡定,並且微笑著質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母親難道不應該像他一樣,期待也許父親可能沒有被大海淹死,而是被人救下嗎?這在楚門心中隱隱約約留下了一個疑問。

第二件引起他懷疑的事情,是在他開車聽廣播的時候,廣播裡播放的內容竟然是自己的行蹤。他在哪條道路上,時速多少,聽了什麼歌,做了什麼動作......這讓楚門心中大為震驚,為什麼自己的行蹤被別人掌握的分毫不差?他循著線索,幾乎衝進了導演的實驗室,但最終還是被攔截下來。

他心裡異常的震驚和苦悶,這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

《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回到家中,他竟然也從妻子的表現中發現了端倪。明明是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談話,妻子的表述卻非常奇怪。是的,他的妻子是演員,需要在劇中為導演推銷產品,和楚門對話時,就像還在和其他人說話。

楚門失控的抓住妻子的胳膊問到:你到底是在和誰說話?儘管妻子解釋,母親安慰,朋友勸說,但質疑就像一顆種子,在楚門心中瘋狂般的生長。

這是現實世界中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令人們驕傲的是,楚門並沒有屈服現實,而是一直懷有質疑精神,哪怕獨自一人,也一定要查明真相。當他想出海卻買不到一張票的時候,他的“戰鬥”最終打響了。

質疑精神,是開啟新世界的密匙。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看似很現實,實則都暗藏玄機。只有保持質疑精神,我們才有開啟新世界的可能。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用質疑精神重建了物理學的大廈。愛因斯坦最著名的理論相對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科學基礎,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但是愛因斯坦卻沒有因為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而是因為解釋光電效應的光子假設。在愛因斯坦之前,牛頓的物理學大廈已經流行了幾百年年並且在許多科學家心中根深蒂固。想要推翻它並且重塑物理學的大廈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事情。

但是愛因斯坦憑藉著質疑精神,不屈從現實,不屈服權威,最終顛覆了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重建了相對科學的新的物理學體系。

正如安·蘭德所說:只有最愚昧無知的人才會依然信奉那個陳舊的“眼見為實”的說法。你所看到的,就是首先需要你懷疑的。

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有保有質疑精神,因為一旦原有的被顛覆,你的人生也會隨之改變。

02 心懷信仰,是探尋新世界的動力

楚門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女孩子施維亞。但是她只是一個群眾演員,不是導演安排給楚門的妻子。當發現楚門和這個女孩相互愛慕時,導演一聲令下,這個女孩就消失了。楚門的世界裡再沒有她的蹤跡。這就是“命運”的安排。

《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但是楚門心中一直沒有放棄,即便他已經娶妻,過著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施維亞一直留在他內心深處,從未離開。他看到各種各樣模特的照片,從她們身上尋找施維亞的樣子。這個鼻子像,那個眼睛像,東拼西湊,終於擁有了施維亞一張完整的照片。

當他意識到自己周圍的一切都可能是假的,是被早先安排好的,他心中的熊熊烈火就燃燒了起來。這意味,施維亞也許正在某個地方等待著自己的到來,只是恰好沒有被安排在自己的身邊。

心中有了信仰,行動就有了無比的力量。即使和全世界為敵,我也要找到你,也不過就是如此吧。帶著這樣的信仰,楚門和周圍的世界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最終獲得了成功。

心懷信仰,是探尋新世界的動力。當你全心全意為一個目標努力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提出《日心說》的哥白尼,心中就有著無比對宗教堅定地虔誠的信仰。

他在《天體之運行:導言》裡說道:如果真有一種科學能夠使人心靈高貴,脫離時間的汙穢,這種科學一定是天文學。因為人類果真見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莊嚴秩序時,必然會感到一種動力促使人趨向於規範的生活,去實行各種道德,可以從萬物中看出來造物主確實是真美善之源。

他抱著真純無暇的正統信仰,用科學去觀察和發現世界,最終提出了日心說,推翻了流行幾千年的地心說,使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最終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依舊無怨無悔。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可他用科學的觀察否定了天主教會毫無根據卻又影響深廣的舊有知識。

古人曾說,心心所念,必有迴響。許是如同虔誠地焚香禮拜,折下一縷梅花枝條,向神明禱告,祈求內心所要。

只有信仰,才能讓人拋卻一切去做一些事情,包括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們流行的一句話:人若是沒有信仰,就會與鹹魚一般。

03 戰勝恐懼,是通向新世界窗口

導演是用什麼讓楚門心甘情願的留在那個虛假的世界三十幾年?答案是:恐懼。楚門對海有著深刻的恐懼,他永遠不會主動去渡海。但是海卻是通向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

《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導演很早就設定了劇本。小時候的楚門非常喜歡出海遊玩,在一次和父親出海遊玩的途中導演安排了一場暴風雨,這場暴風雨讓楚門的小船頃刻顛覆,父親為了保護楚門因而喪命。這件事給楚門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從此,他對大海有了很深的恐懼,對父親存有很深的愧疚,要不是他任性貪玩,非要出海遊玩,他們就不會在暴風雨中翻船,父親也不會失去生命。

利用楚門對海的恐懼,導演牢牢的把楚門困在他設定的虛假的世界裡。

但是,當楚門意識到身邊的一切可能是一場騙局的時候,當質疑精神出現在楚門心頭的時候,楚門知道,他必須出海,去尋找真正的世界。當他在各種阻礙中,利用自己的機智成功出海時,被導演發現了他的蹤跡。

導演又一次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讓原本風平浪靜的海面瞬間狂風大作,暴風雨來襲。但是已經沒有用了。楚門將施維亞的照片放在兜裡,即使被海水淹沒浸泡,即使小船搖搖晃晃隨時被顛覆,他也要勇往直前。

影片最終,楚門成功逃離了虛假的世界,回到了現實的世界。

戰勝恐懼,是通向新世界窗口。在你倍感恐懼的地方,都藏著不為人知新的突破。戰勝恐懼,你才能獲得新生。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一個普通的記者,突然辭掉了自己待遇優厚的工作,決定靠搭便車和陌生人的仁慈橫跨美國,去往東海岸北卡羅萊納州的恐怖角。這是他精神崩潰之時做出的決定。他問自己:如果下一刻自己突然死掉,你會後悔嗎?

《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答案是肯定的,他一定會後悔。因為自己的前半生順風順水,父母、朋友、愛人、工作等,一切都是順風順水,他從來沒有體會過人生的巔峰和谷底,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懦弱的。

他很誠實的檢討自己,打小時候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孤獨、怕失敗又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但他還是英勇的出發了。

途中,他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溼的睡袋裡,在遊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碰到過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用這種異常辛苦的旅行來直面自己的恐懼。終於,他來到了恐怖角。

但是,恐怖角並不是真的恐怖,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本來叫“Cape Faire”,被寫為“Cape Fear”。

他終於明白:這個名字不當,就像自己的恐懼一樣。他自己一直害怕做錯事。他說:我最大的恥辱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

巴爾扎克說: 在敗家子的生活中,今天總是一個頭等吹大炮的角色,明天總是一個頭等膽怯鬼,聽了昨天的大話害怕的;今天好比古時戲劇中的牛大王,明天賽似現代啞劇中的小丑。

只有衝破恐懼的束縛,勇敢的直面恐懼,他才能打破生命的壁壘,獲得新的突破。

04 寫在最後

“上帝”對楚門說: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但在我的世界你什麼也不用怕,我不會真的傷害你,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楚門毅然決然離開了,

不要相信你的“上帝”說的話,不要讓別人擺佈你的人生。用質疑精神懷疑一切的不合理,用信仰打破一切的阻礙,用勇氣戰勝所謂的自我恐懼,去追求你自己的人生。

加油!

《楚門的世界》:跨過人生的三道坎:質疑、信仰、恐懼,重獲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