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端午節期間跟幾個朋友聚會,朋友阿敏提起她的兒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她兒子上小學四年級了,迷上了玩手機遊戲、刷抖音,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機玩個把小時,非得讓他媽媽反覆的催促和訓斥,才會戀戀不捨的放下手機去做作業,學習成績下滑的很快,為此,阿敏批評責罵了孩子很多次,卻一點效果都沒有,孩子依舊我行我素。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其實,像阿敏這樣的情況,並不鮮見,在很多家庭中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犯了錯、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批評的越多,孩子卻錯的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錯誤的批評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有不少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犯錯的時候,喜歡採用批評、訓斥、責罵甚至打罵的方式來教訓孩子,期望讓孩子能夠醒悟過來,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往往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以下這幾種是比較常見的錯誤做法。

一、不分場合的批評孩子

有些家長在氣頭上的時候,喜歡當眾責罵訓斥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著孩子大聲的吼叫、怒罵,這樣的做法,容易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影響孩子的人格健康發展。

二、不分時間段的批評孩子

對孩子的教育,最忌諱在吃飯的時候、早上起床的時候和晚上入睡前批評孩子,因為這幾個時間段,對孩子進行批評,一方面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和睡眠,影響身心發育,另一方面,壞情緒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過大的壓力。容易出現晚上睡覺做噩夢、沒食慾、一整天無精打采的問題。

三、對人不對事,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犯了錯,或則表現不如預期,本質是隻是某件事情上做的不夠好,但是有些家長,不懂得如何進行更好的教育,著急上火,喜歡給孩子貼標籤,罵孩子“蠢”、“笨”、“不長腦子”,動輒說自己的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樣的做法,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語言侮辱孩子的人格,打罵孩子

有少數家長,自身素質底下,不懂得如何關愛孩子,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喜歡用惡毒的語言羞辱孩子的人格,動輒打罵孩子,還要搬出“不打不成器”、“棍棒出孝子”的混賬觀念,這樣的做法,足以毀掉孩子的人生。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超限效應”的地雷,很多人都在踩

除了以上這些錯誤的做法,還有很多家長喜歡對著孩子嘮叨個沒完,反覆的就相同的問題在孩子耳朵邊說個沒完,但是,你嘮叨的越多,孩子越當耳邊風,甚至專門跟你對著幹,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種現象正是因為父母語言刺激的過多、過強,持續時間太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和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 比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批評的方式不對,會帶來什麼後果?

我的一位表哥就是這樣的情況,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好,還是班幹部,但是從小父母對他要求很嚴格、很苛刻,而且總是強行將意願要求強加在他的身上,一旦表現不如預期,就很容易遭受到他媽媽的批評、嘲諷、斥責和打罵,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了初中之後,原本成績不錯的表哥開始學壞,打架、逃學,受到打罵的次數越來越多,卻一直沒有改變他,從此一路走向歧途,後來因為犯了罪,坐了兩次牢。

我們家大寶在早幾年剛上三年級的時候,寶媽開始了陪讀、陪寫作業的生活,在剛開始的那一年裡,因為孩子寫作業效率低、走神、不願意主動思考等原因,寶媽經常習慣性的吼罵孩子,晚上進場會聽到客廳裡傳來“蠢”、“笨死了”之類的話語,但是這樣的訓斥責罵,並沒有幫助孩子醒悟過來,反而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木訥、膽小了。後來,我們意識到這種做法的問題所在,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調整了心態,從此,母慈子孝的日子又回來了,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大幅的提升,學習成績也回到了班級的前5名了。

批評的方式不對,容易對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導致孩子逐漸變得消極、逆反,更有可能導致孩子走上極端。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批評孩子,要注意哪些原則和技巧?

要想讓你的批評發揮效果,讓孩子真正的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應該怎麼樣改正,建議家長們注意以下這幾點原則和技巧。

一、就事論事,不進行人身攻擊

批評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能進行人身攻擊,孩子犯了錯,你只要指出錯在哪裡、什麼行為是不對的,千萬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就事論事,是獲得孩子尊重和認可的前提。

二、跟孩子一起探討,讓孩子參與反思

在指出孩子的錯誤的同時,要儘量避免一言堂,應該給孩子充足的思考和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和行為進行反思,提出改進的思路和計劃,驅動孩子進行思考,有助於讓孩子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三、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

批評孩子,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場合,不在公開的場合批評孩子,不在飯桌、早上、睡前這些時間段批評孩子,最適宜是在一家人氣氛比較融洽的時候,將問題提出來,跟孩子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聽取孩子的想法。

四、注意批評的及時性

批評孩子,一定要注意時效性,讓孩子的過錯發生之後,最好在半天內進行溝通處理,最長不要超過一天,間隔時間太長,孩子容易淡忘這些問題,也會令你的批評指正喪失權威性和影響力。

五、用剝奪“好處”的方式進行懲戒

當孩子犯錯,尤其是重複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採取暫停提供零花錢、減少看動畫片的時間、禁止玩手機等剝奪孩子所看重的“好處”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懲罰,讓孩子感受到因為自己的過錯而給自己帶來的不適感,幫助孩子記事,遵守約定和規則。

六、鼓勵和讚賞孩子積極的表現

批評不是目的,幫助孩子成長和進步才是最終的目標,作為父母,不要總是習慣用批評的手段來督促孩子進步,更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生活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好行為、好品質,並作出及時的鼓勵和讚賞,讓孩子看到,你對他的認可和支持,這是推動孩子持續進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力。

批評孩子不管用?那是你批評的方式不對!六個原則培養卓越的孩子

說在最後的話:孩子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家長父母的悉心指導和幫助,既需要及時的鼓勵,也需要對不足的地方提出批評指正,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不足,不斷的提升。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意識到,只有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更積極的效果,千萬別讓你的焦慮和錯誤的做法,毀掉了孩子的人生。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