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修仙”之路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武將,他功勳卓絕卻又

敗走麥城。今天我們就聊聊關羽是如何由人一步步的走向“神壇”的。

關羽的“修仙”之路

漢壽亭侯

關羽在世被封為“漢壽亭侯”。其實這只是個爵位,沒有任何的實權。就像《泰坦尼克號》裡說的“你爸爸生前只給我們留了個貴族身份”。而即便是侯,在漢代也是有等級區分的。次序從低到高依次為縣候、鄉候、亭候、都亭候、關內侯等不同的候位。

大家不難看出,關羽的漢壽亭侯不僅沒有一點實權,在爵位等級中也不是很高。

關羽的“修仙”之路

壯繆侯

關羽死後,諡號是“壯繆侯”。古人的諡號,每一個字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壯”應該提現了關羽的軍功,而“繆”則不好過多評判。一方面“繆”有貶義,而在古代,“繆”通“穆”,有“恭敬”的含義。

不過大奸臣秦檜死後諡號是“繆醜”,其中也有一個“繆”字。蜀漢的當權者用如此模稜兩可的語言來給關羽追加諡號,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關羽的一生,無論生前死後,都沒有過高的評價。

關羽的“修仙”之路

(奸臣秦檜像)

跌至谷底

三國之後的魏晉南北朝關羽都不怎麼受到關注。

在唐代的武廟裡,“武聖”姜子牙“亞聖”張良諸葛亮屬於第二梯隊(共十人),而關羽則是在第三梯隊(共六十四人),與周瑜、張飛、張遼、呂蒙、陸遜等人平起平坐。

到了宋初,朝廷以“兵敗身死”、“不克善終”為由,將關羽、張飛兄弟二人“逐出”

武廟。

可以說關羽死後的將近一千年裡,關羽只是一個很平常的武將。混的好一點能進武廟,混的不好就是個普通武將。

關羽的“修仙”之路

時來運轉

到了宋徽宗時期,關羽開始“轉運”了,關羽被重新請回武廟,還加封關羽

“武安王”。這一下不是提升一個級別,而是提升了一個檔次。越過其它侯爵,直接封王。

徽宗覺得升的有點多,就改為“忠惠公”。大觀二年復封“武安王”。到了南宋宣和五年,加封“義勇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追封“裝繆義勇武安王”,淳熙十四年又追封“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關羽在宋代地位有所提高,雖然皇恩浩蕩,不過也是在合理範圍之內。

關羽的“修仙”之路

(宋徽宗像)

“修仙”之路

到了元代,又對關羽進行了追封。元文宗天曆元年,封關羽“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多了“顯靈”二字,就大不一樣了。人是不能顯靈的,關羽也開始有了一點神秘色彩

關羽的“修仙”之路

到了明朝,關羽已經“屌絲逆襲”了。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這時關羽在神界的等級已經很高了。

“天尊”在道教中是地位最高的神的尊稱(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帝君”是對諸神中位尊者的尊稱。其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玉帝之下有很多帝君,如文昌帝君、東華帝君等

關羽的“修仙”之路

崇禎皇帝又追封關羽“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到了明代,關羽就不僅僅是帶有神秘色彩的神仙那麼簡單了,明朝時關羽已經是高級別的神仙了。

關羽的“修仙”之路

清世祖順治元年,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清德宗光緒五

,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到了清代,關羽被追加為“大帝”,這就不僅僅是地位高了。關羽已經從頂級的神仙成為神仙中的“領導”了

關羽的“修仙”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