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讀嚴歌苓的書給我的感覺就像在聽輕音樂,內心平平淡淡,好像沉沉的睡著了一樣,內心毫無波瀾。讀這本《赴宴者》就像在品一杯茶,一杯我從未喝過的茶,入口不濃郁,卻在放下茶杯的一瞬間能夠留意到從唇齒中慢慢溢出淡淡的茶香,它似有似無,就這樣淡淡的縈繞著…

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書的封面有一句話:“這是一個時代的盛宴,每個人都是赴宴者”,而書的背面則印著“生活就像一場長長的宴席,我們都是遲到的赴宴者”。拿到這本書,我最先看到的就是這兩句話。且不講這兩句話寓意為何,總之,現在我就是一個赴宴者,將走進這個由嚴歌苓譜寫展開的宴會。

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故事圍繞一個下崗工人——董丹陰差陽錯從門衛應聘而轉成高級宴會產所的宴蟲展開,從開始的只為吃喝和對他而言十分重要的車馬費到回來的一些列轉變。從頭到尾我沒有讀出任何批判指責誰對誰錯,誰壞誰好,全文就像在敘述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家常小事一般。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得由讀者自己去揣摩去評判。

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而《赴宴者》這本書中所呈現的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所折射出的也是食色性也的人性追求。我一開始以為這篇文章就是針對記者這個行業和對像董丹這樣騙吃騙喝的宴蟲的批判,然而卻並非如此。我想這不是作者的初衷和本意。或許正如這本書的簡介所說:“在飽嘗人生饕餮盛宴之後,我們是否會成為虛偽的‘赴宴者’?”也許在人生道路上走至麻木時,有的也就漸漸成為了虛偽的“赴宴者”,又也許也有人會像董丹那樣在成為“赴宴者”之後,有所感觀有所不同。食色性也,人之追求。但是,別忘了人生的追求有很多,只不過有些人對某些事物過於趨之若鶩罷了。

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由於生活所迫前去應聘保安的董丹被迎至宴會,從此,他有了新的身份——“假記者”。作為假記者的他在宴會蹭吃蹭喝之餘其實也是提心吊膽的,為避免被揭穿,他懂得在宴會中觀言繪色,並和飯局上的各色人進行攀談。在平時去學習有關記者的相關信息,開始去關注時事新聞,並研究各種飯局。在他的關注點裡只有哪裡有新的宴會,又會有哪些以前想都不敢想或是沒聽過的珍饈,還有就是最重要的車馬費。這是他扮媒體行業人士的初衷,反正他不來吃,這些美味也會被當垃圾處理,倒了還不如進他的肚子裡,而且,宴會蟲還不止他一隻呢。但宴會蟲的同時,他又想要有所作為。因為對於老藝術家翻桌子離席這一件事,沒有一個媒體人將這件事情編以文字報道出來。沉思許久後,他決定要寫出來,但由於自身缺陷(沒文化),好不容易寫出來也是在字典上東拼西湊而完成的。

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此後,他接觸到了被欺壓得不到保障的農民工,還有足浴服務女十一。他們將自己的希望寄託於董丹身上,希望他能通過“筆桿子”幫助他們。但對於一個“假記者”的董丹而言,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但在這個過程中,董丹的轉變卻是顯而易見的。從一個只顧騙吃和白拿車馬費的“宴會蟲”,到一個有想法,想要幫助他人的“假記者”。其實在這方面,董丹作為一個“假記者”已經開始有覺悟,起碼比一些光有名頭而趨炎附勢、不作為的記者要強。這是我看到最後的真是內心感受。

行色匆匆,我們每個人都是赴宴者——嚴歌苓《赴宴者》


總而言之,其實不管是董丹也好還是我們所有人也罷,在這光怪陸離的社會里,也總是避免不了、掙脫不了食色性也這一人之追求。但總歸言之,願我們所有人都能在這個蜉蝣世界裡不做虛偽的“赴宴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