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賭博,這個現象應該怎樣去理解?“嚴歌苓”道出了真相?

“渴望暴富”:想通過“賭”和“博”去獲得財富,不是單某個民族、某個國家的人特有的屬性,應該是“人類”所特有的

中國人愛賭博,這個現象應該怎樣去理解?“嚴歌苓”道出了真相?

無意間看到一個視頻,內容是嚴歌苓幾個人在討論關於為什麼中國人特別愛賭博的話題?其中嚴歌苓分析了造成國人愛賭博的因素,說的大概內容是:“國人都渴望暴富。理論上講,哪個國家貧窮的人越多,聚財斂富的機會越少,就越會去賭博。中國人因為人多,饑荒在歷朝歷代發生的特別頻繁,由於社會背景的因素,所以男人都喜歡“賭博”,相信必然會贏的因素只是被偶然性打敗的。”

中國人愛賭博,這個現象應該怎樣去理解?“嚴歌苓”道出了真相?

世界最著名的四大賭城:“拉斯維加斯”和“大西洋城”是美國的,“蒙地卡羅”是摩納哥的,“澳門”是中國的、但1999年12月20日迴歸中國前就是著名的賭城啦!如果中國人真的比別國人更愛賭博的話,為何這些著名賭城不屬中國?

中國人的文化屬性是“勤勞致富”,講“自力更生”,沒有搶奪的歷史背景和傳統。反而是西方國家,從他們的歷史追溯看,就是“盜”的前身。特別是20世紀發動的兩次世界大戰,更是肆無忌憚的搶奪他國的財富來發家致富的。以這種思想為背景、為根基的文化的人才有“賭博”的天性,才渴望靠“博”來暴富。中國人不是。

如果硬要說中國人喜歡“賭博”,想靠捷徑暴富,也是近百多年來的事。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慢慢淪為了半殖民地國家,貧窮落後成了中國近一百多年的標誌。長期的貧窮讓人更加容易產生“賭博”的想法。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人慢慢放棄了自己的文化,中國文人將其落後全歸功於中華文化的落後,打到孔家店,儒家文化成為中華落後的罪魁禍首。一部本來充滿了血腥的西方暴力史,用幾百年的時間美化成自古就高貴,就文明的具有“普世價值”的文明史。

中國人愛賭博,這個現象應該怎樣去理解?“嚴歌苓”道出了真相?

百年來,中國人開始膜拜西方文化,以它為世界最先進文化來痴迷。中國人中庸、圓潤,不走極端的做人道理被背棄,隨之而來的是要個性、要自由、要開放。而去學西方文化又只學到表皮,其精髓的、有價值反而棄之。其實,西方文化最精華、最有價值的東西是跟我們的古文化學習的 ,中華文化裡早就存在,一直就有,是西方學去改為己有,而成為了他們文化的根基。

我們全盤接受西方文化,人個性了、也自私了;自由了、也懶惰多了;聰明瞭、不誠信了。想著怎樣投機取巧,想著怎樣一夜暴富,想著“

以賭以博”為捷徑發財………

我們中國人自古不喜歡“賭博”,是這一百多年的落後歷史,讓我們窮怕了,也被打怕了,就想快快的富裕起來、要快就只有想歪的,歪的就像“西方”一樣搶、掠奪,但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以“賭博”來獲取快捷的富足就自然產生。

中國人愛賭博,這個現象應該怎樣去理解?“嚴歌苓”道出了真相?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了,人民富足了,我相信我們中華的文明“禮儀”會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