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發現一賬本,揭開雍正死因之謎,學者:難怪史書都不敢記載

筆者認為,雍正皇帝其實是清朝最被低估的一位皇帝。後人都稱清朝的巔峰時期為“康乾盛世”,前有老爹聖祖康熙,後有大名鼎鼎(清宮劇)的乾隆,雍正完全淹沒在這兩位的“光輝”之中。因而人們在慣性思維之下,往往會認為雍正是一個沒有多少作為的皇帝。

故宮發現一賬本,揭開雍正死因之謎,學者:難怪史書都不敢記載


其實非也,雍正是歷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他在位期間,官員貪汙現象大大減少,並且百姓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另外在選擇繼承人方面,也沒有出現康熙時期“九子奪嫡”的惡性事件。

不過可惜的是,如此有作為的皇帝卻壽命很短,終年58歲。

關於雍正的死因,史書上並未記載,一直是一個謎。因此歷史學者們紛紛推測,很多人都認為雍正是太過勤政,導致活活累死。

根據《清實錄》記載:“丁亥,聖躬不豫,仍辦事如常。”雍正皇帝忽然感覺到身體不適,不過由於他一直勤政,因此並未在意,依舊像往常一樣工作。然而第二天,雍正忽然“疾大漸”,隨後很快就死去了。正因為這段記載,很多學者人認為雍正是因為舊勞成疾,又因為工作而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最終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駕崩。

不過後來隨著學者們對於清朝歷史的研究,從故宮博物館中一道名為《活計檔》的宮廷賬本中,發現了端倪。

故宮發現一賬本,揭開雍正死因之謎,學者:難怪史書都不敢記載


這道賬本記載的是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採購記錄,除了正常的生活用品之外,還有很多諸如木炭、銀礦、石灰、硫磺、黑鉛等記錄,少則數十斤,最多的一次達到4000多斤。幾乎每個月都要採購一大批這種材料,實在怪異。

因此,研究者們推測,雍正皇帝很可能用這些材料來進行煉丹。

古代有很多皇帝都沉迷於修道,比如說始皇帝自稱“真人”;宋朝徽宗皇帝自號“道君”;明朝嘉靖皇帝為“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雍正皇帝也不例外,給自己起了一個道號為“圓明居士”。

很多人認為雍正皇帝喜歡佛教,不過在這裡筆者需要點明一下,雍正皇帝對於道教也是很痴迷(素來有人稱“佛道本一家”,兩者都喜歡也不奇怪)。

雍正在皇子時期,就請人畫了一幅《胤禛行樂圖·乘槎昇仙》,坐上皇帝后還編修了一本《圓明居士語錄》,將自己和歷史上著名的道士並列。

故宮發現一賬本,揭開雍正死因之謎,學者:難怪史書都不敢記載


雍正皇帝對於藥石煉丹也尤為痴迷,特別是《發明金丹之要》這本典籍,時常捧讀。《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中還收錄了一篇雍正皇帝專門為煉丹所做的詩,此詩名為《燒丹》:

鉛砂和藥物,松柏繞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

光芒衛鬥耀,靈異衛龍蟠。自覺仙胎熟,天符降紫鸞。

由此可見,雍正對於煉丹的痴迷,他除了每天需要處理的政務之外,稍微有些空閒的就去鑽進丹房“修道煉丹”。

看到這裡,很多學者恍然大悟:雍正皇帝的死因絕對與重金屬中毒有關!

因為煉丹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學物質,並且作為一個“合格的煉丹師”,嘗試自己所煉的丹藥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如此日積月累之下,雍正體內的重金屬含量越來越多,最終身體承受不住,驟然崩逝。

故宮發現一賬本,揭開雍正死因之謎,學者:難怪史書都不敢記載


另外,我們還能從雍正死後,乾隆的行動中看出一絲痕跡。

雍正死於農曆八月二十三日,而在八月二十八天日這天,乾隆就下達諭旨(只取關鍵部分):

皇考萬幾餘暇,聞外間有爐火修煉之說······因將張太虛、王定乾等數人,置於西苑空閒之地······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今朕將伊等驅出,各回本籍。

這道聖旨的主題就是:張太虛、王定乾等數位道士的道士以及丹藥一點用都沒有,因此將其驅逐出去,各回各家,不要待在這裡妖言惑眾。

這道聖旨很奇怪。

雍正剛死,作為繼承人的乾隆又要即位又要主持國喪,肯定是忙都忙不過來的,怎麼會有閒心管這些道士的去留?那麼答案只有一個:雍正的死就是因為他整日與這些道士廝混,最終服食丹藥過多而死,不然乾隆也不會說“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這樣的話,這簡直就是欲蓋彌彰。

故宮發現一賬本,揭開雍正死因之謎,學者:難怪史書都不敢記載


而之所以不處死這幾個人,原因有二:

其一,國喪期間不易殺人;其二,雍正因為煉丹而死,這絕不是一個光彩的事情,有關國家臉面的事,乾隆皇帝自然不敢聲張。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史料上並沒有記載雍正死因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好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