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4月19日,有媒體報道,一位母親被網上的所謂“培訓班”指導,去訓練自己的孩子趴睡,結果導致才三個月大的女兒身亡。 當時其母親在微信群與多名網友不斷交流諮詢,卻遲遲不進房間查看。

事故發生後,這個倡導嬰兒趴睡訓練的團隊在微博上發了一個聲明書,聲稱孩子直接死因並非趴睡導致的窒息。

對此,一位兒科醫生網友在4月21日發博表示,死因的確不是窒息,而是由趴睡導致的猝死。他表示,該團隊是故意用“非窒息死亡”來撇清責任。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全文如下:

這當然不是窒息,這是典型的SIDS (嬰兒猝死綜合徵),這麼回應完全是故意撇清責任。與窒息不同,屍檢時,嬰兒猝死綜合徵外在典型特徵有嘴唇、指甲青紫,鼻腔內有血性液體(正如這個案例),病理上可有肺充血、肺水腫、胸腺紫癜、上呼吸道炎症反應等,但不會有典型的窒息表現(肺出血、結膜出血等)。

SIDS並不是由於口鼻被完全捂住引起的窒息,嬰兒在趴著睡覺的時候,會不斷的吸入之前呼出的空氣,而非新鮮空氣,導致血氧持續下降、血二氧化碳持續上升,而嬰兒神經系統並沒有發育成熟,不能有效的應對這些血氧變化,導致孩子腦血流量持續減少、供氧持續減少,出現呼吸暫停,最終停止呼吸、死亡。趴著睡覺的嬰兒喚醒時間更短、睡眠時間更長、呼吸受阻時間也更長,所以趴著睡的嬰兒確實顯得“睡的更踏實”,但這並不是好事,這顯著增加了嬰兒猝死風險。

嬰兒睡眠必須是:1️⃣獨自嬰兒床,2️⃣仰面睡姿,3️⃣無覆蓋,沒有其他選項!

所以,另一個問題來了,如果因為明顯錯誤的建議,導致嚴重後果、致人死亡,這個法律上應該怎麼判呢?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此前新聞報道,3月份,這位母親購買了一家叫“芝士小餛飩”的付費課程並加入該群。

之後,該母親在依照該團隊課程訓練孩子趴睡,用攝像頭查看房間內孩子的睡姿,她發現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於是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而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沒事”,該母親就一直沒有進房間查看。約兩小時後,這位媽媽在群內表示孩子嘴唇發紫,最終孩子不幸身亡。

對此,芝士小餛飩團隊的官方賬號於19日發表聲明,稱團隊一直以安全為第一位,還表示團隊一直禁止客戶提前對寶寶訓練趴睡,而且此次嬰兒死因也並非為趴睡所直接導致的窒息死亡。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但據瞭解,這家機構曾提出了一套寶寶睡眠理論,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讓寶寶學趴睡:

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會有一個“翻身倒退期”,這階段寶寶晚上睡覺會不停的翻身,直到寶寶會趴睡了,才算完成“解鎖趴睡”這個任務,結束倒退期。而群裡有“老師”會提供訓練嬰兒獨立睡覺的“指導”,讓嬰兒跟母親分房睡,並且睡在完全漆黑的空間裡。

該團隊還一直在網上宣傳推廣“嬰兒趴睡”的理論,如圖是他們在知乎上的發言: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對此次不幸事故,大多數網友認為是嬰兒死因為趴睡導致窒息,但知名母嬰育兒博主@微微辣vera 稱:“暗示孩子是被悶死”這點不實。實際上孩子被送去搶救後,醫生告訴媽媽,孩子死因並非趴睡窒息。(但具體死因沒在網上透露)

現在,有兒科專業的博主分析出,這的確不是因趴睡窒息,但是因趴睡導致猝死,歸根到底孩子的死亡是由於母親受了該團隊的不正確引導課程導致的。

目前,“芝士小餛飩”的微信公眾號已經被騰訊刪除。

母親“看著”3月大嬰兒趴睡去世,兒科醫生:培訓機構在甩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