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房地產市場週期性很強,貪念可以大,但冷靜不可少

聚焦博鰲論壇 |恆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房地產市場週期性很強,貪念可以大,但冷靜不可少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博鰲報道

無論對開發商還是購房者來說,把握房地產市場的規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判斷上升期和下降期?怎樣在低位時買入、高位時賣出?

在8月12日的2020博鰲論壇上,恆隆集團、恆隆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以數十年的開發經驗,對房地產的週期性等問題發表了見解。

做房地產需要有“貪念”

“房地產週期的預見性是非常強的,凡是上去的市場都會下來,下去的市場大部分會上去。所以千萬不要說因為有周期就很危險,當然有危險,但也有好處,就是預見性非常強。過去幾百年是如此,往後的幾百年還是繼續的如此。”陳啟宗表示,沒有周期,搞房地產就沒有機遇,週期是尋找機遇的最好的方法,不過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有機遇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的危險,房地產跟其它的行業不一樣,它的週期性特別強,而且是“特別不可以改變”。

對於“特別不可以改變”的原因,陳啟宗解釋稱,房地產是一個週期非常長的行業,單位數字很大,買一套房子就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因此借貸一定會很多,所以它的週期性也就越大。週期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要是沒有市場經濟,這個週期就不會那麼大,但是有了市場經濟,加上房地產的獨特性,週期性就很強了。

在陳啟宗看來,房地產市場的週期除了取決於供求關係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貪”。“為什麼貪呢?有很多原因,第一個是房地產的稀有性,供應是有限的,而且有非常強的地點的獨特性,差一條街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所以房地產的稀有性和地點的獨特性;第二是投資、投機的心理;第三是很多人願意進到這個行業裡。”

“不要做瘋子”

陳啟宗認為,做房地產不能沒有貪念,但貪念不能太大,要尊重市場規律,要冷靜。

“房地產行業是‘瘋子’特別多的地方,‘瘋子’會為了一時的風光,就去冒破產的危險,那些人都是不值得我們尊敬的,早晚會被市場淘汰。中國在以往這二三十年大發展的時候,機遇特別多,所以‘瘋子’也特別多。能夠長遠留下來不被淘汰的,都是非常冷靜的人。”他說,冷靜就是尊重市場規律,所以你在貪念大、膽子大的同時,千萬不要做“瘋子”,還要加上相當地冷靜,相當地尊重市場週期規律,才不會被市場淘汰掉。

關於如何冷靜,如何抓住機遇,陳啟宗介紹了自己在恆隆集團的經歷。陳啟宗在1991年接任恆隆的董事長,上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判斷市場的週期運行到什麼位置,他當時得出的結論就是,可以買住宅土地,所以他花了大概一兩年的時間去買住宅土地。而到了1993年,陳啟宗發現住宅土地的價格開始過猛、過高,反而很多商業的物業價錢相對來說還是非常低,所以從1993年開始,他就停止購買住宅用地,轉而購買商業物業,來收租、自用。

到了1995年,陳啟宗發現商業物業機會也不是太多,但住宅用地價格在 1993年-1995年間越漲越高。於是1995年之後,陳啟宗做出一個決定:什麼都不要買,土地也不買,商業物業也不買!

兩年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來臨,陳啟宗在短時間內賣掉了很多商業樓宇。1999年陳啟宗又去市場買土地。

“當時沒有人敢去買,所以基本上拍賣價就是我的成交價,大概給了我15個月的買土地的好時間,後來賺的錢也確實是有不少是那時候買進的,最好的項目,一個項目的淨盈利是200億。還有其它的項目,加起來總共有三四百億的利潤。這不是銷售額,而是利潤。這些大的週期給了我非常好的大機會。”陳啟宗說。

2001年以後,陳啟宗的機遇又來了,是在中國內地。他說,“很多商業土地,在那個時段是沒人願意買的,所以從2005年之後有3年之久,我進到中國內地的商業市場去購買很多土地,現在我手上還有一些土地是1000塊一平米的樓面價,而且是省會城市的市中心。這個價格在現在是不可想象的,至少上升10倍到20倍。”

在陳啟宗看來,只要是對經濟大循環有信心,房地產市場的機遇就永遠存在!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