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嵩山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 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聞名於世的少林寺便深藏於嵩山的懷抱,這些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珍稀的地質遺蹟相互輝映,構成了嵩山地質公園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觀。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圍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中嶽廟、嵩嶽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嶽 嵩山 由少室山和太室山組成,地圖上一條國道將其分開,像一塊肺的形狀。整個登封嵩山景區分為三部分:少林景區,嵩陽景區,中嶽廟景區。

登封縣城就在嵩山腳下,少室山和太室山之間。去往登封只能乘坐汽車,一般都是從鄭州或者洛陽汽車站轉車過來,在登封汽車客運總站下車,然後乘坐公交車或者出租車前往。

我們先從太室山開始,太室山為嵩山之東峰,共有三十六峰,主峰峻極峰,海拔1491米。從山腳下嵩陽書院開始平緩步行半小時至嵩陽景區休息廣場,購買門票後便開始了此次的登山之旅。

第一站: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高等學府,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陽書院建制古樸雅緻,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五進,廊廡俱全。嵩陽書院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

進入景區後,首先能看到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各位先師先賢,之後是講堂、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在軸線的兩側是原先的“程朱祠”、書舍、學齋等。在書院的西偏院,你還能看到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的部分建築。裡面有松柏已經有四千五百年了。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玩嵩陽書院後開始了真正的登嵩山之旅了,有三條路可以到達頂峰。第一條經申半坡,嵩嶽寺,法王寺登頂,第二條經老母洞登頂,第三條經盧崖瀑布登頂。我們選擇的是第二條路線,到嵩山檢票口還有很長一段路程,路上景色也一般,如果趕時間的話建議乘車到檢票口(當然如果時間充足則完全可以選擇步行至檢票口,路途上也有不少風景),這樣既節省體力又節約時間。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二站:老君洞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三站:峻極宮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四站:逍遙亭、嵩陽運動

站在亭子裡,可以看到整個嵩山的地質運動形成的山石,這個發現,也就成了後來的嵩陽運動,科普下嵩陽運動常識:嵩陽運動是全球構造三大運動之一,也是形成嵩山的重要一個階段。在地球演變的編年史上,地球的年齡約在46億年左右,而嵩山距今已有36億年的歷史。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五站:中嶽行宮

沿著嵩陽運動的軌跡,前面就是嵩山的一大景色,中嶽行宮,剛好建在兩座山體的夾縫之中。

中嶽行宮是道教著名宮觀。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聖地。它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佈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六站:天梯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七站:三皇口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八站:天爺廟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九站:女媧殿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十站:峻極峰

經過了一段緩坡,終於達到了頂峰——峻極峰,站在峰頂俯瞰四周,一覽眾山小,美景盡收眼底。好一副山水畫!好一座秀麗的的大山!

源於《詩經·大雅·崧高》“崧高維嶽,峻極於天”名句。後因清高宗乾隆遊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御碑峰”。又因它是太室山的最高峰,所以又稱嵩頂。《說嵩》述峻極之景道:“居中最高,曰峻極峰”。:峻極峰。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中嶽行宮至三皇口處比較陡峭難爬,其餘部分還行,上山用時參考2-3小時

下山我選擇的是法王寺路線,縱然盧涯瀑布段景觀更好(瀑布沒水),但是法王寺的路段下山更省時間。開始從後山下山,一路全是陡峭的臺階,步行一小時左右到達法王寺。

第十一站:法王寺

法王寺是漢明帝專為 印度 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譯經傳教而下令修建的,成為 中國 第一所菩提道場,大法王寺現為 河南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為" 中國 古寺之始"。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第十二站:嵩山寺塔

寺塔非常出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多角型磚塔,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走“三山五嶽”——兩次登臨中嶽嵩山(上):太室山


總的來說太室山徒步爬山不算特別累,只有一段比較陡峭,但是風景不輸其他幾嶽。去與金庸先生筆下“嵩山派掌門左冷禪”來一場“偶遇”也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