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開啟製造蝶變引擎

齊齊哈爾新聞網3月24日訊(記者 鄒博寧)科學技術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福祉。一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科技的引領是前沿。當前,市委市政府與齊齊哈爾大學的緊密合作、協同發展,讓這座老工業城市裝上“智能芯片”,走上了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2018 年 6 月 21 日,市委市政府與齊齊哈爾大學召開市校合作座談會,確定了從農業現代化與產業化服務、齊齊哈爾區域文化傳承與創新、地方產業發展急需人才培養等五大方面17項工作的20個項目開展市校合作;2018年8月29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孫珅主持召開書記專題會議,研究推進市校合作事宜;2018 年 12 月 20 日,市校雙方簽署《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與齊齊哈爾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9年市校雙方三次針對擬開展合作項目進行研討和遴選,最終確定了裝備製造、綠色食品、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現代農業、冰雪體育、鶴城品牌以及文化傳承與創新八個領域共24個合作項目;2020 年 1 月 3 日,市政府與齊齊哈爾大學高層會商會舉行。

每一次會議的推進,都成就著科研與產業的有效結合;每一次密切的協商,都創造某一領域的全新突破;每一次成果的展現,都是我市“政產學研用”穩步向前的最真實寫照。為了更好地推進市校合作,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和學校生力軍作用,我市建立年度高層會商機制、定期開展聯席會議機制、日常聯絡機制,採取“一事一議一簽”的方式,不定期與對口部門對接洽談。通過市校、縣區院系之間的互動、交流,打造“雙跨”專業化創新體系,選派人員掛職鍛鍊等方式,建立起多方參與、雙方共贏、長效保障的合作機制。

2018年我市推進的20個項目中18個項目已經脫穎而出,其中與齊齊哈爾大學共建的齊齊哈爾市食品產業研究院已順利開展工作,市委市政府給予研究院500萬元建設經費,2019年100萬元經費已經撥付到位,確定的4個綠色食品轉化項目正積極推進轉化落地。

2019年市校合作項目推進工作同樣紮實高效,齊齊哈爾大學與齊重數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市智能機床研究院;與龍江阜豐生物科技、北大倉集團、易翔食品等公司聯合獲批了培育建設植物性食品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聯合齊重數控、齊二機床等企業獲批了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化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新增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技術創新中心。

今年年初,我市確定了2019-2020年市校合作項目共24個,涵蓋了我市12個產業中的7個重點產業,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合作路徑越發明朗。齊齊哈爾大學分別與齊重數控簽訂“黑龍江省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化協同創新中心”共建協議;與運建集團簽訂“寒地家庭園藝栽培技術”合作協議;與東慧農業簽訂“速食木耳系列產品產業化”合作協議。一項項科研成果落地生花,成為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助燃器”,市校合作實現“開門紅”。

當前時期,是鶴城全面向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階段,也是齊齊哈爾大學打造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關鍵時期,實現共同的“高水平”目標,需要雙方開展“高水平”的合作,取得“高水平”的成果。面對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時代要求,鶴城製造在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營造創新環境、實現“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道路上,走進全新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