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讓北京駛上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7月31日,《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劃》正式對外公佈,共提出減量發展、科技文化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等九大方面共117項改革措施,勾勒出本市改革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三大特徵,透露出改革強烈的政策信號。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後的內容卻要比數字生動的多,幾乎每一項每一件都關乎創新、關乎發展、關乎民生。九大方面117項改革措施對於一個直轄市的一份行動計劃來講,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九大方面117項的改革內容,應該是精煉再精煉後的結果,否則偌大城市的改革措施豈能九大方面117項所包容,但如果將這九大方面117項改革措施切實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面落地、件件見效、受益民眾,有這九大方面117項足矣。

縱觀九大方面117條改革舉措,其中營商環境改革最為突出,共有29條具體舉措涉及,數量最多;對外開放舉措次之,共涉及18條內容;減量發展、科技文化改革舉措,也均高達13條;城鄉治理,涉及11條內容。其核心凸顯出改革的三大特徵: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發展是方向,創新是引擎更是動力,牽引著北京駛上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要將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項指標無疑就是廣大民眾在這個城市中是否有令人滿意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而要打造好這“三感”,唯創新、唯改革、唯發展,也唯處處為民眾著想方能實現。

更加方便的辦事程序,必會讓民眾獲得感滿滿。由包括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統一行政審批管理平臺、政務服務數據資源庫在內的三大智慧平臺打造成的政務服務“一張網”,將逐步實現數據互認共享,讓市民可以坐在家中通過網上服務資源瞭解辦事程序、需要準備的材料、預約辦理、查詢進度等,再加上“全程幫辦”“一號通”“一枚印章管審批”等措施的實施,不僅會讓跑窗口漸成歷史,也讓辦事程序更簡單、更方便。

  常態化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必會讓民眾歸屬感十足。定期對城市發展、建設的情況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及其相關要件、指標比對,評估規劃、建設的落實和執行程度進行“體檢”,對實施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定期評估、動態調整,並結合第三方評估分析,總結髮現實施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下一年度實施工作的對策建議,讓城市建設更符合宜居的要求和標準。

為社區減負增強服務能力,必會讓民眾幸福感倍增。依法確定社區工作事項,規範社區考核評比活動,清理社區工作機構和牌子,精簡社區會議和臺賬,嚴格社區印章管理使用,整合社區信息網絡,讓社區服務能力十足,切實提升社區的宜居值。

一滴水見太陽,一項措施見方向。

可以說,《行動計劃》所涉及的九大方面117項一整套的改革措施,創新的是服務、發展的是城市、受益的是民眾,期待這項計劃儘快實施、早日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