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臨滄:提升城鄉人居環境 美麗宜居增強群眾獲得感

人民網臨滄6月5日電 “提升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城鄉”是臨滄市近年最受民眾關切的民生實事之一,自2016年8月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行動開展以來,臨滄市境內正致力於推進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補齊短板,治亂增綠,建設美麗宜居城市;打造“小而美、小而乾淨、小而宜居”的生態宜居鄉村。臨滄通過實施系列措施,切實在人居環境方面,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臨滄市臨翔區,華旭小區便是此次“提升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城鄉”行動中,城市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的一個典型案例。

據瞭解,華旭小區是臨滄第一個經濟適用住宅小區,於1998年建設,1999年竣工,共有6個片區,53幢1340套住房,總投資2.6億元。因當時的規劃前瞻性不足,加之使用時間較長,停車位不足、道路狹窄、人行道損壞、管網老化、私搭亂建等問題突出,影響小區居民居住環境。

臨翔區委常委、副區長王建海表示,為改善和提升群眾的居住環境和質量,華旭小區的改造列入2016年棚戶區改造,並作為首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於2017年5月啟動實施,改造行動重點圍繞主城區實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主要採取改(擴、翻)建的方式,並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對小區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

“以前的老舊小區,出行不大方便,尤其是碰上下雨天,下水道容易堵塞,停車也不方便,到處都是老化的電線網,跟蜘蛛網一樣,整體衛生髒、亂、差,更談不上綠化。”在華旭小區住了近十年的李應勇介紹說,自開展改造以來,髒亂差的現象得到了整治,整體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提升,停車方便多了,以前蛛網一樣的電線也看不到了,綠化面積也增加了不少,社區變得比以前更寬敞漂亮。

2017年,臨滄市共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4個,完成改造面積41.0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36億元。通過治亂、治髒、增綠的改造,城市面容面貌煥然一新。

另外,在鄉鎮改造方面,通過成立區、鄉兩級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開展鄉鎮規劃建設管理。目前完成了7個鄉鎮的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針對797個自然村規劃,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保護“山水林田湖路”自然肌理同時,做到依山就勢、顯山露水,建設“小而美、小而乾淨、小而宜居”鄉鎮。

在農村改造方面,臨滄市圍繞村莊“七改三清”等各項工作改善人居環境。同時,為建檔立卡貧困村基礎設施申請貸款40.1億元,重點解決了24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公路、人畜飲水、校舍改造及生活垃圾、生活汙水、自然村公廁建設。

在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臨滄市通過對農村危房改造,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加快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一直以來,臨滄市重視並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把其作為順應提高人居幸福指數、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通過城鄉“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莊“七改三清”各項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行動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習生李言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