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無所畏懼,我們是能打硬戰的團隊

題記:2003年非典的時候90後的廖春山才12歲,他記得是那一襲聖潔的白衣保護了大家。2020年庚子鼠年新冠肺炎來勢洶洶,21歲的廖春山穿上這聖潔的白衣請戰出征,這一次換他去保護大家!

廖春山來自農村,家裡有三姊妹,他是家中的老大,要承擔家裡的開銷。他既要贍養父母,還要供弟妹讀書、學駕照。在同事們心目中廖春山肯吃苦耐勞、不怕髒也不怕累,是為人正直、有擔當、工作積極的棒小夥,也是自信、風趣、幽默的陽光男孩。

出征前廖春山哭了,他將兩歲多的孩子託付給母親照看,但是他說他一定要到最前線去,90後的他們是新時代的年輕力量,前輩們已經勇敢站出來,他必須承擔起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三0二醫院廖春山抗疫日誌|披荊斬棘、無所畏懼,我們是能打硬戰的團隊


1月27日,我與同事們一同踏上了援鄂的征程,我知道我們肩上的使命,我也知道疫情不退,我們不散。也許因為我是我們醫院此次出征的隊伍中最小的,大家對我都頗為照顧。副院長梁暉送我們到的機場,她一直都惦記著我穿得太單薄,在群裡一再囑咐到了鄂州幫我買一件厚點的棉衣。到了鄂州副隊長王曉麗工作之餘幫我們把生活用品逐一置辦,照顧得十分周到。

培訓考核結束後,我們正式進入病房,我與胡漫、黃菊娜兩位師姐分在了重症組。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鏡片上時常蒙上一層薄霧,手套也阻礙了輸液、拔針等常規操作,因此同樣的工作我們需要花比平時更多的時間。但是高效的救治離不開優質的護理,在病房內從生命體徵測量、吸氧、抽血輸液,再到送飯倒水協助大小便。隔離病房的護理與平時臨床護理不同,我們不僅要做治療護理、生活護理還要儘量幫助患者做心理疏導同時還要做好感染控制,甚至包括病房內的垃圾清理都需要我們完成,穿著防護服完成這些工作,無論是身體還是操作技能對大家都是巨大的挑戰。每次下班卸下身上的防護用具,摘下護目鏡,總會覺得輕鬆很多,每個班下來大家的臉都會留下被口罩勒出的紅血印。

在這裡每一天的日子像是上好了發條,跟著值班表循環往復,我甚至不記得今天是幾月幾號星期幾。在這裡每天最欣喜的是聽到哪一床的患者在我們的精心護理下有好轉,哪一位患者快出院了,因為病房裡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凝聚著隊員們的大愛和付出。

在這裡我們共同努力,抗擊病毒,我們是醫者,我們更是戰士,我們披荊斬棘、我們無所畏懼,我們是能打硬戰的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