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臨夏州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咬定目標、一鼓作氣,按照“3+1+1”衝刺清零方案要求,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全面查找短板,狠抓工作整改,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今年56歲的高義個是我州康樂縣附城鎮高林灣村村民,家裡是一類低保戶。過去,由於家庭貧困,一家5口人居住在破舊的房子裡,很不安全。在和當地幹部的多次走訪中,州紀委監委駐村幹部注意到了他家裡的困難,不時的瞭解情況。2019年7月份,高義個家享受到了兩萬五的危房改造資金。今年1月,記者來到他家時,高義個的新房已經基本完工了。

康樂縣附城鎮高林灣村村民 高義個說:“以前我們就困難,家裡房子快塌了,在州紀委的幫扶幹部和鄉上、村上的幹部給我們幫扶,把該享受的都享受上了,房子修上了。我們對駐村幹部非常滿意,工作做得好,對群眾們好。”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要想群眾早日脫貧,發展產業才是硬道理。州紀委監委駐村幹部聚焦幫扶村、幫扶戶的現實需求和發展短板,結合貧困戶實際,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做到底數清、問題準、措施實。高進明家曾是村子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靠著外出打工維持一家6口的生活計。考慮到他家有養殖的習慣,臨夏州紀委監委駐村幹部根據實際情況,為他家的發展出謀劃策。

康樂縣附城鎮高林灣村村民 高進明:“現在共產黨對我們農民幫扶相當大,去年給我們蓋了暖棚,還給了一頭牛。讓我們發展改善家庭生活。”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靠著自身的努力和駐村幹部的幫扶,2018年底,高進明家已經順利脫了貧。自2017年8月來到高林灣村幫扶以來,州紀委監委的幹部和當地幹部齊心協力,全面梳理排查問題,一項一項對標銷號、衝刺清零。

康樂縣附城鎮高林灣村黨支部書記 高世貴說:“全村有6個社1012口人,2013年的時候精準扶貧戶是130戶,到2019年只剩5戶19人未脫貧。經過這幾年州紀委的幫扶,現在有37盞路燈,路也通了、水也通了、電也通了。”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為解決當地群眾出行難問題,州紀委監委協調財政部門“一事一議”項目硬化通戶路15000平方米。截止目前,高林灣村控輟保學問題已清零,合作醫療合參合率和養老保險參保率全部達到100%,全村216戶自來水管網全部入戶,飲水安全實現清零目標。19戶危房戶已全部完成危房改造。“一拆四改兩化”工作中,拆除破舊房屋35戶238間,新修建大門50座,硬化庭院30戶,同時加大整治環境衛生,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群眾滿意度得到有力提升。

康樂縣附城鎮高林灣村村民 高進明告訴記者:“紀委的幹部瞭解我們的生活情況,自來水在去年夏天也給我們重新改造過了,水也吃得相當放心,非常的清澈。路修得也相當好,學生們上學很方便,而且去年還在路上修了水渠,我們非常滿意。”

康樂縣附城鎮高林灣小學校長 馬正奎說:“2017年州紀委幫扶高林灣小學,為每位學生送來了書包。2018年州紀委又一次為學生們送來了溫暖,給學校176名學生每人送來了一套棉衣,使學生過上了溫暖的冬天。

臨夏:幹群合力“拔窮根”走進脫貧“新春天”

正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新時代,決勝的號角催人奮進,我州幹部群眾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瞄準靶心、精準突破,綜合施策、合圍攻堅,守好臨夏州脫貧攻堅的攻城拔寨期,讓貧困人口、貧困縣走進脫真貧、真脫貧的新春天。

州監委委員 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 唐磊說:“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幫扶村、幫扶戶的現實需求和發展短板,進一步完善“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組織我們機關黨組織和高林灣村開展結對共建“五聯”活動,增強村級黨支部凝聚力、戰鬥力。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同時,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重點在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幫扶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記者:苟裕光 邊小磊 尤苗苗

監製:姬 平 總監製:劉永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