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市場經濟的特徵在於利己的同時實現了利他。利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利己的一種方式。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劉峰在利他的同時,其實也實現了自己在文工團中的地位提升。如果不發生觸摸事件,劉峰完全可以通過這種不斷的利他來繼續實現自己地位的提升。關於這一點,蕭穗子也有分析。蕭穗子說,如果當時觸摸事件發生時,林丁丁沒有喊救命。那麼事情的結果也許會完全不一樣。觸摸事件是關鍵。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憑著劉峰的踏實能幹,聰明機智,而且搭上了集體主義的潮流,假設劉峰和林丁丁組合,也許他們的日子會過得非常幸福。因此劉峰的善良實際上是有報酬的,劉鋒的善良給他帶來了回報,在全軍得到了表揚。郝淑雯在多年後甚至說如果劉峰觸摸的是她,就不會有後來悲慘的劉峰。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劉峰的悲劇?一是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美好事物毀滅的心理傾向。實際上,嚴歌苓在《芳華》這部小說中反覆強調這一點。劉峰的悲劇在於他太完美,人們希望看到完美的故事破裂,這是悲劇的經典定義。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關於這一點,請大家參照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電影與《芳華》實際上在思路上非常相似。女主人公最終的悲劇,在與她格格不入的美麗。因此丈夫征戰未歸時,每一個男人都想染指她的美麗。請大家注意,這是人性深處對於美好事物毀滅的一種簡單的心理陰暗面。更實在的說,每個人心裡面隱藏著一種走向毀滅的潛在衝動。參照張國榮跳樓事件就可以明白。一件事情過於美好,它是無法長久存在的,只有毀滅才能夠實現他長久意義上的美好。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實際上劉峰這個人並沒有美好到那樣的程度,小說反覆強調他的平凡。劉峰是通過大量的平凡事件來闡釋它的不平凡。這讓我想到了我的一個朋友。我的這個朋友有一個特點,他實際上有點像劉峰,他願意給同學幫忙。很多女孩對他都有好感,覺得這個人非常隨和。但是他的婚戀狀況真的讓人非常擔心。高中時期的一個女朋友,也因為他的平凡而離他而去。他的事情讓我總結出這樣一個規律,這同樣也是郝淑雯在小說後面提及的:

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一個好人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現在網絡上說女生們想要找一個好男人,我說那是錯的,她們只是為了標榜自己是好人。實際上她們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因為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每個人都是需要特色的,你需要激發異性的想象力,一個男人你可以沒有金錢,但是你不能喪失別人對你的想象

。一旦異性失去對你的想象,那麼很可惜,你就會變成劉峰。

《芳華》:嚴歌苓,女人並不喜歡平凡的男人,即便你是個好人

這就是我對劉峰悲劇的定義。一方面,人們內心深處有毀滅美好事物的傾向,另一方面人們存在著對美好事物的幻想。如果你一定要做好人,像歐陽修一樣純正,那你就踏踏實實做你的好人,別管別人,時代會裹挾你,但是你君子的志向沒有被奪走;如果你想要生存,生存的第一要義不是道德的純正,是上善若水,是不管在哪個時代,你都能找到你流淌的那條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