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測的黃叔度 《世說新語》德行 2、3

2、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

周乘常說:“我幾個月不見黃叔度,粗鄙狹隘的心思就又要冒出來了。”

周乘字子居,東漢末汝南安城人(今河南正陽東北)。

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今河南正陽北)。

今天的正陽縣隸屬河南省駐馬店市,總面積1903平方公里。

一個東北,一個北,這兩人正好是不能每天見面,但見一面也不算太難的距離。

正是適合做朋友的!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人問其故,林宗日:“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

郭林宗到汝南,訪袁奉高,車沒停穩,車鈴還在響著,人就走了。訪黃叔度,則整天待在一起還留宿了兩晚。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叔度就像萬頃的大池塘,澄他,他不會更清澈,攪他,他也不會更混濁。他的器量深不可測。“

關於“陂”,上海地鐵有個站叫“黃陂南路”,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深感疑惑:這個字是讀“皮”的嗎?

字典上“陂”有三個讀音,讀bei(第一聲)的時候表示池塘,池塘的岸,山坡;讀pi(第二聲)的時候一般用在地名,我猜這大概是約定俗成的力量;讀po(第一聲)的時候表示不平坦,組詞:陂陀。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今山西介休市)。也就是前面他母親去世,徐孺子去弔唁的那個人。郭泰從小喜歡讀書,一直讀到太學,併成為太學生的領袖,曾參與東漢末年反對宦官專權的鬥爭。結果當然是失敗了,即第一次黨錮。郭泰於是對世道人心徹底失望,專心讀書教書,不問世事。

後來局勢好轉,黃瓊(對,就是徐孺子一路磨鏡掙錢去給他送葬的黃瓊。)和其他人曾勸他出來做事,他說“吾觀乾象、人事,天之所廢,不可支也。”大概就是“我夜觀天象,知道朝廷氣數衰微乃天道如此,非人力可為。”

郭泰在當時聲望頗高,各種人對他各種讚美。蔡伯喈(就是著名書法家蔡邕。蔡文姬的爸爸咯!)說“吾為天下碑銘多矣,未嘗不有慚,唯為郭先生碑頌,無愧色耳。”我為那麼多人寫過碑銘,經常都覺得非常慚愧,這些人哪有這麼好?只有為郭林宗寫的時候,完全無愧於心,他就有這麼好!

袁閬字奉高,汝南慎陽人(今河南正陽北)是東漢名臣袁安的玄孫。

深不可測的黃叔度 《世說新語》德行 2、3

袁安碑

袁閬和黃憲都是慎陽人。所以郭林宗到了汝南,就算沒那麼喜歡袁閬,也要一併拜訪一下。

《汝南先賢傳》裡說袁閬“友黃叔度於童齒,薦陳仲舉於家巷。”

又關上一篇的陳蕃什麼事?上次說過陳蕃是汝南平輿人,平輿縣位於駐馬店市東部,東接正陽縣。都是熟人啊!

並且郭泰和陳蕃也非泛泛。他們都遭遇了第一次黨錮之禍,後來郭泰就不玩了。但陳蕃當上太尉後又開始反對宦官,於是遭遇第二次黨錮。(對,兩次都是宦官集團贏了。歷史人物從來沒有光環護體。),郭泰聽說後哀慟不已,次年正月即亡故。

再回到《世說》中郭泰對黃叔度的評價:“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

因為其器深廣,所以一般的變化不能對其產生影響。好比一茶杯清水,你滴一滴紅色,它就變紅了,滴一滴綠色,它就變綠了。如果是一浴缸水,一池塘水呢?有些人,今天聽到這樣的言論,覺得有道理,於是站左邊;明天聽到那樣的言論,又覺得有道理,於是站右邊,還覺得自己掌握了好多真理啊!其實只是被滴了一滴有顏色的水而已。不是別人太強大,也不是自己立場不堅定,本身腹中無物,就會很容易被說服、被改變、被欺騙,哪來的立場?

反言之,如果我們輕易說服了別人,也不用太得意,不一定是自己厲害,也許只是對方太無知。

所以,一定要裝作不輕信的樣子。

至少可以讓你看上去”深不可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