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評分最高也最難懂的超級英雄電影“

黑暗猶如黑夜,卻與黑夜一樣漫長,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感覺像是一個開始,更像是一個結束。它摒棄了藝術與工業,詩歌與娛樂之間的鴻溝。通過表現乍一看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悲觀主義的矛盾心理,使得它比任何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都更為黑暗和深刻難懂。

然而,沒有一部電影能充滿純粹激動人心的畫面,卻被貼上悲觀主義的標籤,甚至是像《黑暗騎士》這樣的後浪漫主義的電影也是一樣。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諾蘭無與倫比的電影天賦在恢復蝙蝠俠形象的過程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這很自然,就像他嚴肅的目的一樣。他給這位超級英雄帶來了一種莊重的氣質,消除了籠罩在蝙蝠俠身上的誇張和媚俗。克里斯蒂安·貝爾不情願地笑了,他那張稜角分明的臉看上去像是用鑿子刻出來的,這讓他很容易就融入了布魯斯·韋恩漫不經心的樣子,就像穿上蝙蝠俠的衣服一樣。

新版《蝙蝠俠:黑暗騎士》不像之前它的前任《蝙蝠俠:俠影之謎》那樣是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相反,就像其他成功改編了經典電影作品的製片人一樣,諾蘭找到了一種方法,讓蝙蝠俠與他所處的時代,也就是與我們的時代,息息相關。他給蝙蝠俠投下了陰影,讓你想起了這個角色麻煩不斷的開頭,但卻沒有揮之不去的餘韻。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黑暗騎士》中,諾蘭把蝙蝠俠變成了一個惡棍的夥伴。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當然,惡棍就是小丑,一個由希斯·萊傑飾演的惡魔般的創造物。萊傑於2008年1月因服藥過量自殺而亡,享年28歲,當時主要的攝影工作剛剛結束。他憑藉出色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他的小丑是一個有著如此可怕生活的生物,他的表演是如此的發自內心、令人毛骨悚然和堅持不懈的呈現出來,以至於這個人物塑造立刻就吸引住了你。當小丑帶著殺氣騰騰的誇張動作進入一場戰鬥時,他那被“刀割過“的笑容、他那病態的咧嘴就像黑色大麗花從左耳到右耳的鬼臉,你緊張的笑聲會卡在你的喉嚨裡,直到消失。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小丑自稱是混亂的代理人,突然來到高譚市,就好像他一直藏在別人的袖子裡。他很快控制了城市的犯罪集團並吸引了蝙蝠俠的注意力,沒有任何押韻和理由。

他包裹在白色的“面具“下,一邊舔著,一邊嚼著他那塗滿灰塵的嘴唇,舌頭像一隻神經質的動物一樣從嘴裡蹦進蹦出,把小丑變成了一個戲弄者。他嘲笑罪犯馬羅尼(埃裡克·羅伯茨飾)和警察吉姆·戈登(加里·奧德曼飾)。他一邊咯咯地笑著,一邊試圖把整個世界燒掉。他不為任何事或任何人而戰。他不是恐怖分子,卻比恐怖分子更恐怖。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諾蘭是個喜歡錶現的人。即使在小丑發狂之前,導演就釋放了一些滑稽的恐怖,這是由於邁克爾·曼的“熱度”,太陽馬戲團的某種原因,並迅速建立了一種緊張的、盤繞的情緒。在這快速運動的兩小時的奇特的惡作劇裡,開始是正義,哲理旁白,以及通常的小飾品和玩具,最後是半小時的槍戰和爆炸。

這幅“大爆炸”式的結尾,包括一幅顛倒的圖像,尖銳地表明世界已經永遠地偏離了它的軸線。這或許略顯草率,有時顯得在視覺上不連貫,但卻令人感動。你知道諾蘭喜歡在黑暗中徘徊,但他不想留在那裡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諾蘭和兄弟喬納森諾蘭合寫了劇本,雖然被小丑迷住了,但他的確為愛情和眼淚留出了空間,甚至偶爾也會講個(非致命的)笑話。片中有幾個新角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哈維·丹特(艾倫·埃克哈特飾),一位十字軍地區檢察官,也布魯斯·韋恩的情敵——瑞秋·道斯(瑪吉·吉倫哈爾飾)。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和電影中的其他角色一樣,包括蝙蝠俠布魯斯,哈維和瑞秋也住在玻璃房子裡。他們居住的高譚市比前作《俠影之謎》中陳舊的反烏托邦更閃亮、更明亮:一座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現代大都市(實際上是一個精心偽裝的芝加哥),沒有靈魂,默默無聞,是一座扭曲和破碎的鏡子之城

從某些角度看,小丑威脅的這座城市看起來像紐約,但如果過於直接地從911事件及其後果的角度來解讀這部電影,就會顯得過於簡單化。因為這部電影與911的聯繫是漫無邊際的,更多的是一種推論和想法(包括混亂、恐懼、死亡),而不是直接的斷言。儘管如此,也證實了美國電影在談到他們的英雄時,已經進入了一個矛盾的新時代——又或者這僅僅只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在他那黑色的甲殼裡進進出出,不停地走動,蝙蝠俠仍然是一個隱形的、幾乎難以捉摸的人物,這也許並不令人驚訝。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戲服有關,戲服給每位演員帶來了麻煩。由於他的眼睛變暗,聲音在也用技術變得模糊。貝爾從一開始就穿著西裝,無法使用演員最具表現力的工具。(觀察敵人的方法只有這麼多。)

諾蘭已經在第一部電影中講述了蝙蝠俠的起源故事,起初他似乎並沒有昇華這個角色的動機。然而,通過在愛情和戰鬥中,他也把蝙蝠俠的惡魔從他的內心世界轉移到了外部世界。

這種重點上的變化讓情節劇脫離了諾蘭最初的構思,但它讓故事的張力和趣味性超越了一個人的個人掙扎。這是一個黑暗的蝙蝠俠,不是那麼明顯的人類,還有更奇怪的其他。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當他棲息在高譚市摩天大樓屋頂的邊緣時,他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石像鬼,而不是一個救世主。他那鬼鬼祟祟的威脅中有一絲惡魔的味道。在一個關鍵的場景中,電影中一個比較理智的角色斷言,這不是英雄的時代,這意味著這一刻屬於惡棍和瘋子。這就是為什麼,當蝙蝠俠在這部電影中飛行時,他的翅膀像蹼狀的手一樣伸展在空中,就好像他想要擁有世界一樣去拯救世界。

相比蒂姆·伯頓充滿趣味的哥特式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冷酷的力度更接近大衛·芬奇的《十二宮》,這意味著它更接近鮑勃·凱恩的原創漫畫和弗蘭克米勒1986年的重新詮釋。這讓影片顯得沉重,有時幾乎像波普·瓦格納式的風格,但萊傑的表演和電影的視覺美感令人感動

評分9.1卻難理解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


不管你對好萊塢有多憤世嫉俗,你都很難不被一部電影所吸引,這部電影為一個小丑的鏡頭留出了空間,他從一輛偷來的警車裡探出窗外,在風中大笑,城市的彩燈在他身後像珠寶一樣閃閃發光。他只是一個穿黑天鵝絨衣服的小丑,但他本身也是一種傑作。

喜歡可以關注我一下,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