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靈從女神到“投資狗”的求變之路:差異化、極簡、ALL IN

张泉灵从女神到“投资狗”的求变之路:差异化、极简、ALL IN

紫牛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 張泉靈

鈦媒體注:她的身份很多:前央視著名主持人、一位母親,同時也是剛剛做了兩年的投資人。到今年12月,張泉靈離開體制轉型投資人已經兩年零三個月了。

在標準的履歷介紹上,在2015年9月,接受傅盛的邀請紫牛基金擔任創始管理合夥人。一襲紫色連衣裙,成了張泉靈加入紫牛之後的標誌性裝扮。

但你知道在這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她經歷了怎樣的自我調整、不斷適應變化的心路歷程?

這位傅盛口中的“女神”在成為投資人前,還只是一個“只會在銀行買理財的人”,在過去18年的經驗一直是埋頭做好內容;如今的她,已經連續管理了紫牛的兩期基金,投出了包括年糕媽媽、編程貓、UFACTORY等在內的明星項目。

張泉靈說,做投資人後哭過的時間,比前十年加起來還多,坦言“投資人活得像狗,並非華麗轉身”;但同時,她在央視積累的對於傳統產業的深厚理解,成為傅盛的互補。

投資人張泉靈,正在像一臺深度學習機器那樣,不斷的刷新自己認知。

12月15日,來鈦媒體T-EDGE年度盛典「未來創投峰會」,聽張泉靈講述未來投資風向,跨界投資人如何“撮合”傳統企業和新技術提供者?

张泉灵从女神到“投资狗”的求变之路:差异化、极简、ALL IN

四年前的張泉靈,會怎麼看現在的自己?

關於這個問題,張泉靈只說了三個字:驚,疑,恐。

“我在我頭腦裡坐了一條時間隧道,穿越回去四年之前……再看此時此刻的我,這個「我」不是那一刻我喜歡的。要不是這個人是我的話,我必須說挺討厭的。”

說這番話時,張泉靈正在影棚錄製《奇葩說》第四季最後一期表演賽,辯題是“我們最終都會成為自己討厭的人,到底是不是一件壞事”。今年44歲的投資人張泉靈,同時也是這檔現象級網絡綜藝節目的新晉的導師。

“如果四年前,我看一個女人在這個舞臺上胡說八道,這是一件譁眾取寵的事情。”張泉靈說。

不過,從滿屏的彈幕看出來,張泉靈還挺被網友所接受和喜歡的,“三觀正,講事實,擺道理,不忽悠”、“本季最大的驚喜”。之所以成為了一份“驚喜”,大概是因為她上一次這樣密集地出現在屏幕前的身份還是央視主持人。

算到今年12月,張泉靈已經離開體制兩年零三個月了,這意味著,她從媒體人到投資人的轉身已經超過兩年。

轉身

關於這一場轉身,故事很多。

但張泉靈代表的媒體從業者向資本領域的跨界,卻發生在中國一級、二級市場新貴舊富更迭、雙創被確立為國家政策的大背景之下。

三年前,一如既往在北京央視大褲衩裡忙著採訪、組稿、主持節目的張泉靈,親眼見證了國家層面首次對外發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同一年,阿里巴巴在9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造就了商業史上最大IPO;同一年,大量海外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中概股;中國的A股市場開始了一輪明顯的上漲。

然而,2015年的6月成為了一個關鍵的時間點,A股暴跌;在美國市場,中概股也不斷下跌,市場情緒大幅轉向......

媒體人張泉靈有些看不懂了。傳統媒體信息權被社交媒體瓦解,外面的世界不斷翻頁,身處信息最前沿的張泉靈突然感到了恐懼、焦慮,她發微博說,自己被“時不我待,知識缺口巨大”弄得焦慮無比。

2015年8月,張泉靈從央視正式離職,出任紫牛基金合夥人。她通過一篇傳播甚廣的文章《生命的後半段》正式宣佈,“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

紫牛是獵豹CEO傅盛創辦的一支新基金,傅盛也成為促使張泉靈奮不顧身一躍而出的關鍵人物。傅盛想通過紫牛基金,用差異化、極簡、All in三個原則尋找風口上的“紫牛”。

傅盛第一次親眼見到張泉靈是在一個創業項目的股東會上。與其短暫交流之後,傅盛對這位北大德語系畢業的美女主播留下了“視野開闊,思維相當縝密”的印象。

後來,在成功挖到張泉靈之後,傅盛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張泉靈是他的“女神”。

张泉灵从女神到“投资狗”的求变之路:差异化、极简、ALL IN

張泉靈和傅盛

而這位女神在成為投資人前,還只是一個“只會在銀行買理財的人”,她在過去18年的經驗一直是“埋頭做好內容”,從來沒有也不需要操心錢的事情;曾經拒絕過傅盛又同意從紫牛基金的“顧問”做起的這位女神,已經擔任創始管理合夥人,連續管理了紫牛的兩期基金,投出了包括年糕媽媽、編程貓、UFACTORY等在內的明星項目。

張泉靈還以一位勇敢轉型者的姿態,多次傳遞出諸如“即便恐懼,也要先滿足好奇心”、“不做創業者的保姆”等影響了很多人的觀點。

張泉靈對傅盛和紫牛是一個“互補”的角色。一直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的傅盛不懂傳統行業,也沒有太多相關積累;而在央視與傳統產業打交道最多的張泉靈懂。這符合紫牛基金對於未來大趨勢的判斷:未來的發展一定是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投資也需要跨界的背景。

時機

張泉靈在此時入局,也曾收到外界的非議,認為她“並沒有選對時機”。

受股災等因素影響,資本開始捂緊口袋;而2015年下半年起,一批批沒有造血能力又融不到錢的創業公司開始裁員、關停和倒閉,其中不乏被資本追捧的明星公司,使得中國創投市場的“寒冬論”甚囂塵上。

但張泉靈不這麼認為,她對鈦媒體說:

“從大的環境來說,其實未必是冷淡,你要換個角度來看其實還是熱火朝天呢,我覺得是和原來的玩法不大一樣,原來的玩家也不大一樣。玩家在變,玩法也在變。如果你站在原來的角度看,哎喲水流變小了,其實換個角度看,洪水滔天呢!”

數據證明張泉靈的判斷是對的。

據今年5月普華永道發佈的一項報告顯示,近十年來,尤其是自2014年以來,國內投資市場活躍度不斷攀升,股權投資增速明顯,不斷刷新歷史記錄。2016年,國內股權市場的基金募資和股權投資規模可謂盛況空前,通過2438支基金,募得近1.3萬億人民幣,投資金額達到了7448億元。

一級市場競爭激烈,新VC紫牛想要殺出一條差異化的道路。經過兩年多的摸索,張泉靈告訴鈦媒體,紫牛已經得出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拿消費類項目來說,傳統VC大多以行業邏輯來劃分,而紫牛隻分為兩大類:“以內容為壁壘”和“以科技為壁壘”。

在評價以內容為壁壘的項目,張泉靈有三個標準:

第一,是否吸引她看下去;

第二,是否能持續產出優質內容;

第三,採取怎樣的機制保證持續產出這樣的內容。

張泉靈特別看重擁有內容壁壘的項目。例如,紫牛投資的年糕媽媽,在傳統VC看來屬於電商賽道,但是在張泉靈眼中,這屬於以內容為壁壘的,“它的壁壘造成他的獲客便宜,粘度高和品質高”。(據鈦媒體瞭解,“年糕媽媽”這一平臺如今已經在嘗試內容付費新模式。)

而在科技領域,是技術要找到一個落地場景,“不能就科技而科技”,她所偏好的是科技創業要充分理解和滲透行業,或者本身就一直在行業裡摸爬滾打的人。

“另一部分就是,你原來不是這個行業的,但是要落地真實場景的前提是,創始人必須要理解這個行業,這個時候我就應該去幫你一把,幫你進入這個行業,包括和行業的龍頭去合作。因為領先的企業的數據密度足夠大,這才是有價值的。”

在張泉靈看來,互聯網是可以做得“很小”然後迅速複製,但是在人工智能時代,需要足夠多並且有價值的數據,必須去與行業龍頭做關聯,因為他們的數據密度足夠大,“所以,這時候我的價值就出現了”。

一入行投資圈就站在一個高地上,張泉靈的起點羨煞旁人。

“攢局”

大部分人會認為,媒體人轉型做投資的重要的價值在於長期在各行業積累的人脈;在找人、找錢兩項事務上,人脈資源確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長期在新聞工作第一線的張泉靈,更看重是媒體經驗帶來的“中翻中”能力。

“我在做媒體的時候,積累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工作能力,叫作‘中翻中’,這個在投資方面特別有用。”

張泉靈口中的“中翻中”,在連接新興技術和傳統企業幫了很大的忙。

在紫牛投資的案例中,北京三體高創科技是趕上了當下C2M (Customer-to-Manufacturer顧客對工廠)“風口”的一家。三體科技定位於3D人體大數據智能服務的創業公司,目前主推的項目之一是應用於製鞋業的立體測量設備——3D腳型掃描儀。

“市面上有不同的掃描腳型的儀器,一般來說要求測出兩個數據,一個是數據的精準性,另一個是數據的一致性。前者是指測量出數據的誤差是多少,而後者是指把同樣的模型扔進去,它數據呈現的前後偏差,上下有多少。”

為了找到行業領先的數據入口,張泉靈為三體科技對接了奧康鞋業,但是對方這家潛在客戶始終沒辦法理解三體科技所堅持的“數據的一致性”的重要性。

張泉靈實在是急了,於是,她問對方:“平時打槍嗎?”

對方點頭。

“你知道彈著點要統一才是好搶手對吧?”

“知道。”對方答。

“一樣的,我給你10發子彈,你總共打了20環,平均每發2環,但是,你所有的彈著點都集中在右下角的2環,就說明你是好槍手。我只需要把槍單一地調整一下,你有可能全部10環了。而另外一個人,打了20環,甚至是30環,但是彈著點在靶心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就只能調節射擊水平了,而這恰恰是不能瞬間提高的。”

張泉靈描述的中翻中功夫就是這樣發揮作用的,“否則你跟他們是說不通的。”

張泉靈這樣理解傳統大企業與人工智能的關係:對於大企業來說,無非是為什麼要選你的設備而不是其他家,尤其是對於人工智能而言,數據的一致性就處在AI可用和不可用的臨界點上。

對於一家早期投資的企業如此費心且細心“幫忙”,在圈內好像有點非主流。畢竟,在行業內,“重投前輕投後”的現象較為普遍。尤其是小型VC都將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在項目篩選、盡職調查和交易中,往往忽略了投後管理這一環。

“我覺得我們很大的價值在於,我們投後管理能夠給與投資者的幫助上。”投後管理是紫牛目前可以精耕細作的地方。

紫牛在投後管理方面,發掘自己最大的價值,而且極具特色。牛作為一支“明星”基金,除了傅盛和張泉靈之外,官網上已經披露的LP是多玩遊戲CEO李學凌,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58同城CEO姚勁波,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和時尚集團總裁蘇芒……每一位都是各自行業內頂級的大佬。

傳統的VC在投後管理多半是在財務,稅務,人力等專業化領域協助創業者,通常是去替代創業者節省管理成本和行政成本。

“投後管理也是我們花了特別大的力氣的,核心是你作為投資人你的獨特之處,你的獨立價值在什麼地方。那麼,我覺得我們很大的價值在於我們投後管理能夠給與投資者的幫助上。”

紫牛與傳統的VC的投後管理不大一樣。傳統的VC的投後管理分成幾個部分,有專門的團隊來做一些專業化的業務,比如財務,稅務,PR,HR等,通常是取代了創業公司一部分管理和行政職能。

“我們的投後管理更多的是在業務層面給與幫助,這部分的業務層面包括品牌管理,包括能不能幫你做一些業務上的連接,讓你的能力深入在有價值的產業身上,從而形成更大的價值。”

而同時,因為創業者在早期,多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項目裡,沒有時間集中“跳出來看”,所以紫牛還有一部分投後管理是幫助他們跳出來看一看。

張泉靈經常會把一些她看到的行業動態,包括重大新聞轉發給被投的相關企業。

“我覺得這個方向適合,你去理解一下,或者說,你做的這個方向有這個相關的事情存在,但你未必要立刻跳過去做。他們沒有時間去看這個事情,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視野,投資人的視野的廣度和高度還是保持了的。所以我們的投後管理可能是行業內比較有特色的一個管理。”張泉靈說。

得失

在成為投資人前,張泉靈曾說,自己不想成為一隻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裡,看到的也還是同樣的天地,而真的世界與你無關”。

而真實的世界並不意味著美好。

張泉靈從前是媒體人,是甲方,在全國最體面的平臺,偶爾抓狂,得心應手;而打一開始做投資就倍感壓力。被傅盛逼得不行的時候,張泉靈只好回到辦公室偷偷哭,悄悄哭過的時間,比前十年加起來還多,她說,“投資人活得像狗,並非華麗轉身”。

張泉靈還有被創業者拒絕的時候。

“我們之前有看上一個在線教育的項目,盯了很久,非常看好。但是,那時候創業者告訴我們好未來要投。我花了很大的力氣去爭取,還專門去找了張邦鑫(鈦媒體注:教育行業巨頭好未來董事長、CEO)商量。” 創業者權衡再三,還是拒絕了張泉靈的橄欖枝。

被拒之後,張泉靈的焦慮感會再次出現。

“但是這你也得認了,畢竟好未來在行業裡積累了這麼久。我們理解創業者的訴求。”說到這裡,張泉靈一聳肩,“但是,So What?因為你一旦做投資,你的心力就會知道錯過了這一個,還有下一個。你只要不要錯失你去遇見風口的能力和敏感性就好了。”

如果要總結這兩年來的過失,張泉靈認為,最遺憾並不在於她到底錯失了哪個風口或者項目,而是關於“跳出來”還做的不夠好。

她說,一方面她自己常勸說創業者“跳出來”看一看;另一方面,她發現,自己在思考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投資人”的時候,在“跳出來看一看”一點還是沒有做到位的。

“你有時候會碰到,哎呀,我想明白了應該是這樣的,但是這事已經辦到這兒了,所以衝突就出現了。它不會像一開始想在前面那麼遊刃有餘,不像前面想得那麼自如,這個是我最大的錯失。”

新人有劣勢,但是其實是優勢。

剛成為投資人,張泉靈的好奇心和興奮度是足夠的,“這可以保持你對於壓力的承受,因為你的狀態特別high的時候,不覺得有多麼辛苦,但是,到了第二年,不能老找藉口說,我是一個新人,我來學習一下的。”

那麼,真刀實槍的時候,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做紫牛的二期,是一期的一個延續?還是從更高地維度思考?自己該成為一個怎樣的投資人?個人的價值如何發揮得最好?

“這些事情是我最近才開始想的,稍微有點晚。所以,二期整個設立的過程中,稍顯被動,二期啟動相對遲滯。”

人的痛苦有時候不在於你沒有選擇,而來自於你有不同的選擇。

張泉靈決定,把紫牛在二期方向上做了一個很大的調整。與一期有很大區別,二期會重新定位。這主要是體現在基金的“生態”上:一是被投企業之間會形成一個生態,二是基金基金自己也要構成一個生態,包括對基金架構的設立。

隨著市場上一些優質的項目開始跑出來了,二期的紫牛也將不會僅僅侷限在早期的項目上。“會把輪次往後延伸一些,以便捕捉到更多的潛在獨角獸。”張泉靈篤定的告訴鈦媒體。

畢竟,一個從“刷臉”開始的工作,終究要靠刷業績走下去。

求變

“學習能力強”,是張泉靈身邊朋友口中最高頻出現的一句評價。

“一開始見到張泉靈的時候,我發現她用手機打字,還是用手寫輸入法,回消息挺慢的。”紫牛早期的明星項目“編程貓”創始人、CEO李天馳對鈦媒體說。

李天馳的編程貓在今年11月正式宣佈完成了B輪1.2億元融資(紫牛基金在2016年底參與了其2000萬元A輪融資),這一過程中,他與張泉靈的交流越來越多。李天馳覺得張泉靈最大的變化是,回覆消息的速度變得很快,“這是我最佩服她的一點,學習能力很強,尤其是在每天要面對海量的信息的情況下”。

作為眾多“追逐”編程貓的投資人中間的一個,李天馳覺得,張泉靈與其他人不一樣,對他項目的價值也不一樣,“她以前是記者,她對於國家政策的預判,對於基礎教育的理解,都是非常敏銳的。她還是我們學生用戶的家長。”

編程貓是紫牛對外交出的一張優秀的成績單,張泉靈卻頗為冷靜。“我倒沒有說最喜歡哪個項目,只要是自己投的都喜歡,就像自己的孩子,只能說有幾個是趕上了機會和風口。編程貓是其中一個”。

為什麼投編程貓?

張泉靈看重的是編程教育對於中國學科教育的影響。在她看來,編程教學是中國學科教育中,為數不多的以跨學科和解決目標為導向的,雖然立足於線上教學,卻在線下有大量的活動以團隊的形式完成項目。

在今年夏天,她把自己的兒子送入了編程貓的夏令營,參與線下的五人組戰隊。短短几天的時間裡面,小組自然而然有人領隊,有人主幹活,分工協作,最後攢起來,才能完成了一個遊戲項目的編程。

張泉靈認為STEAM教育需要有一些改變:

“我們之所以一直覺得應該學英語,是因為我們認為世界更多的人,需要去溝通;那麼在未來,孩子要學編程或者編程的思路,是因為需要和機器世界溝通。否則,當人工智能越來越進入你的世界的時候,其實你無法和他溝通,你只有一個交互界面在與他溝通,但是,你沒有改變他的力量。”

李天馳明顯感受到的所謂變化,張泉靈卻不以為然,因為這是她的常態。

她發現,做媒體和做投資,在某種程度上能達到一個契合點。做媒體每天要接觸大量的事務,這些事情往往處在一個亂麻之中,講清楚一個故事,必須要找到核心的人和事,需要要找到那根線頭,一蹬,能解開,“做投資也是一樣的, 你經常聽創始人的彙報就是一團麻,其實他也沒有想好到底要怎樣。你要幫他把那根線頭兒「蹬」出來,找到重點。”

但變化也是常態。畢竟,做投資就是一個不斷刷新自己認知的過程,優秀的人往往就是這樣一臺深度學習機器。

“多年前,和泉靈第一次聊天,就發現她學習能力特別強,這是一個優秀的記者最重要的品質,做投資也是如此,要快速切入一個陌生領域,並且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一些基本知識。”作為張泉靈多年的密友,同為記者出身的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如此評價。

從北大德語系畢業後,1997年考入央視國際部,從羅布泊無人區,阿富汗戰亂區,到抗擊非典第一線,四川汶川大地震……在那個傳統媒體的黃金年代,張泉靈帶著國人的視線深入這些辛苦且危險的偏遠一線。她是很多人的偶像,她的粉絲叫泉水。

但張泉靈告訴鈦媒體,“我沒有偶像,從小就沒有”。

“我當記者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問你最喜歡什麼主持人,你的偶像是誰?當投資人了也有人問我。我這一輩子,對一些人,我有很多很敬佩的點,當然也有很多很敬佩的人。所以我告訴你我欣賞誰的時候,我一定會告訴你為什麼。”

1973年出生的張泉靈,在她成長的年代中,是英雄主義教育的年代,是造神年代的延續,也是神開始崩塌的開始。我們特別容易崇拜英雄,然後把他掀下神壇。

“我也不知道什麼因素導致我從小就沒有偶像。是英雄挺好的呀,我不崇拜你,這和你是不是我的偶像是兩回事。我一直會說,在那個境遇下你能做到這樣,真是了不起呀,但是我不說你是我的偶像。”

賣人設會崩塌,得到必須付出代價。

在開頭那一場辯論中,張泉靈給最後總結陳詞說,許多改變,是主動求變的,很多也是被動的,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你想要得到什麼,都是有代價的,“我在想在這個舞臺上被人喜歡,這就是代價的一部分”。

(本文獨家首發鈦媒體,作者/李程程,編輯/蔥蔥)

----------------------------------------

更多2017 鈦媒體T-EDGE 年度國際盛典嘉賓推薦

當2000萬多頭豬聯接上網,會發生什麼

高二退學,她如今是年收50億“獨角獸”掌門人

高圓圓、汪峰闖入創投圈的幕後推手,投資人張野對“新機會”的嗅覺來自哪裡?

就是他們,打造出了2017最火爆的文娛大IP

百年汽車產業往何處去?是他們引領了智能互聯的演變方向

AI如何知人識面看世界?來T-EDGE看視覺識別領域學術大牛與商業之子同臺“秀技”

----------------------------------------

2017鈦媒體T-EDGE年度國際盛典,

已進入倒計時

你,怎能缺席?

點擊鏈接即刻報名

http://www.tmtpost.com/event/t-edge/2017winter/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