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湖民警王佑來:20年紮根社區,群眾有事就叫他

王佑來是一名紮根基層二十餘年的社區警察,同時他也是一名中共黨員,1995年9月從部隊轉業到常德市公安局巡警支隊工作,2003年5月開始至今在白馬湖派出所(原三岔路派出所)從事社區民警工作。社區群眾的安全是他警察生涯每天守護的東西。

白马湖民警王佑来:20年扎根社区,群众有事就叫他

王佑來在社區民警崗位上二十餘年如一日。尚一網記者 曾楚喬 攝

紮根基層願做群眾“調解員”

“有事第一反應就是就叫王警官!”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的保衛員馬小平笑著評價王佑來。

第四人民醫院是王佑來管轄區內最大的醫院,也是最容易產生不穩定因素的重點單位。今年全省公安機關“百日會戰”以來,該醫院幾次發生醫患糾紛,王佑來每次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後正確處置,避免了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這樣的情況發生時,我作為社區民警首當其衝,必須第一個趕到現場。”有時候王佑來連著幾天守在現場與群眾溝通調解,直到問題順利解決才結束工作。

去年年初,王佑來剛剛來到北站社區管轄,為了更快融入社區,他主動入戶向群眾遞送警民聯繫卡,向社區居民介紹自己的職責,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為群眾服務。

“王警官今天又來巡查啊!”第四醫院保衛人員看到王佑來,十分熟絡地打起招呼,王佑來便笑著回應,開始向保衛人員瞭解起當天的情況。第四醫院是王佑來每天的必查之地,醫院內人流量巨大、人員複雜,需要時刻關注。醫院158個公共區域監控探頭,王佑來個個都認得出地方,處處都對的上號。四醫院的門衛、保衛員們也個個都熟悉王佑來。

白马湖民警王佑来:20年扎根社区,群众有事就叫他

王佑來查看第四醫院監控實況。尚一網記者 曾楚喬 攝

王佑來的微信列表裡有一個北站社區群,群裡有他、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大量的社區群眾。有了這個群,他就能時刻了解群眾的需求,也方便和群眾溝通。王佑來說,社區民警乾的雖然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但群眾的件件事對他們自己來說都不是小事。

今年4月,王佑來像往常一樣深入社區巡查。走到北站三巷時,他觀察到一處居民自建房的房頂上有幾片破損的瓦片搖搖欲墜,隨時有掉下砸到路人的風險。王佑來急忙將現場拍照後發到了微信社區群內告知社區工作人員,隨後走訪詢問聯繫到了屋主。屋主對此事原本不以為然,最後在王佑來的耐心分析下意識到了屋頂的確存在安全隱患,便主動配合王佑來將房頂瓦片修補好後,王佑來這才放下心來。王佑來細心、耐心、負責的形象深深刻在群眾的心裡,因此他也深受社區群眾信任。北站社區支部書記皮麗芳更是對王佑來連連點贊,“王警官維穩及時,處理實際問題有經驗,有他在我們很放心。”

白马湖民警王佑来:20年扎根社区,群众有事就叫他

王佑來在轄區內巡查。尚一網記者 曾楚喬 攝

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維護治安秩序、應急救助服務都是社區民警的職責。從警二十餘年來,王佑來始終立足自身崗位,認真開展各項業務工作和基礎工作。特別是自全省開始“百日會戰”專項行動以來,他加大對“三實”信息的採集,對轄區內重點單位、人員密集場、重點人員等安全隱惠進行全方位的排查、管控。

11月初,轄區內一出租房房東突然報警,說其租客在租房內死亡。在得知消息後,王佑來迅速趕往現場,第一時間掌握死者信息,與技術人員對死者進行勘驗,積極聯繫死者家屋。在排除他殺的可能後,他又全程參與調解與安撫,經過連續幾天的工作,家屬最終接受了現實。

警色人生 熱情助人印人心

今年58歲的王佑來馬上就要退休了,在社區民警崗位上二十餘年。歲月與風霜在王佑來的臉上留下了痕跡,他則把一腔熱情留給了社區群眾,熱情助人早已成他刻入骨髓的習慣。

王佑來說,我是一名民警,一言一行都代表全體警察的形象,工作上一點一滴都不能馬虎。對社區群眾,尤其是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我們要更多關心。去年,一名90歲高齡的老人突然來到了王佑來所在的白馬湖派出所“要找王警官幫忙”。原來,十年前,王佑來在長庚社區擔任社區民警時,曾幫助這名抗戰老兵補辦過戶籍。一晃過去這麼久,如今老人有事情,第一時間想起來的仍是“王警官”。被群眾信任惦記,王佑來心裡覺得十分欣慰。

王佑來自全省公安機關“百日會戰”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認真履行職責,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面對大家的誇讚,王佑來謙虛地說:“我是老同志,做的事情遠比不上年輕的同事多。只要社區群眾祥和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