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之前,任天堂「雙機一體」的試水,如今幾人知道?

在如今NINTENDO SWITCH(以下簡稱NS)火遍全球的時候,幾乎所有遊戲愛好者都在討論家用機與掌機互相轉換,也就是“雙機一體”這個創意,也讓人彷彿找到了未來遊戲機的發展方向。然而,NS卻並不是老任第一款採用這個創意的產品,然而這首次的試水,卻可以算的上是老任的一次慘敗。


SWITCH之前,任天堂“雙機一體”的試水,如今幾人知道?我說的就是任天堂wii u。在wii使體感遊戲普及開來之後,任天堂在2011年發佈了wii的後續機型wii u。wii u除了日常在硬件上升級之外,還在理念上取得了創新。發佈之初,所有人都很好奇,任天堂怎麼把主機手柄成這樣了?我們都知道,家用機是寄生在電視上的(當然現在可以用其他的顯示器),如果家用機離開了顯示器,那麼家用機就跟個盒子沒啥區別。如果家用機擁有自己的獨立畫面會怎麼樣呢?任天堂那是也在想這個問題,並且把它做到了wii u上。wii u的顯示屏可以代替電視來顯示遊戲,這使得它變得非常像掌機,但是老任卻強調“wii u不是一個掌機,而是一個家用機!”。


SWITCH之前,任天堂“雙機一體”的試水,如今幾人知道?

這樣一個富有創新性的家用機當然受到了市場的強烈反響。wii u在北美首周銷量40萬臺,遊戲軟件則銷售了120萬套。發佈初期,wii u在市場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任天堂各大區分佈也都傳來捷報。wii u彷彿已經成功了!然而wii u銷量卻在一段時間後遭遇了滑鐵盧,銷量直線下降,到2015年,wii u一共賣出了1400臺。一些對主機不是太瞭解的朋友可能感覺1400萬已經不少了吧,但是要知道,老任上一個失敗的作品n64也賣出了3500萬臺啊。是什麼讓wii u遭遇到了這樣的打擊?
SWITCH之前,任天堂“雙機一體”的試水,如今幾人知道?

首先,老任在wii u上採用了過於保守的硬件策略。在索尼微軟都在用著x86架構的時候,老任卻採用了另外的硬件設置。這直接導致第三方開發者對於wii u的不瞭解,也就加大了遊戲的開發難度,這就使得wii u上的第三方大作比起索尼微軟來說少了很多。其實,我個人認為如果wii u不是老任做出來的話,這主機直接就完蛋了。在第三方大作稀缺的情況下,第一方遊戲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老任,我實在想不出來其他可以憑藉第一方遊戲支撐一款主機的公司。即使老任遊戲開發部這麼牛,但他們也畢竟是第一次開發高清遊戲,很多問題還沒有弄清楚,這也使得許多第一方遊戲在wii u上的表現不是那麼好。

SWITCH之前,任天堂“雙機一體”的試水,如今幾人知道?其次,wii u的定位十分尷尬。作為wii的後續機型,好像它應該是一款體感遊戲機,如果是這樣的話,他也就是比wii多了一個帶屏幕的大手柄,對於已經擁有wii的玩家而言,wii u好像並不是那麼需要買。其實從wii u開始,老任好像一直在探索,探索雙機一體這條路,即使到了NS這款比較成熟的產品,老任還沒有徹底為雙機一體主機做好定位,或許在幾代之後,老任會給我們帶來一款讓我們驚爆眼球的主機吧。


SWITCH之前,任天堂“雙機一體”的試水,如今幾人知道?

wii u的確是老任一款失敗的產品,但是這次的失敗來源於老任的探索,老任在自己旗下的很多遊戲上都向玩家傳達了探索精神。探索本來就是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如果固步自封,只會讓這個產業停滯不前。

喜歡的點一下關注支持我,或者去我的主頁看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