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01

失去一雙手對你意味著什麼?

設計師的手,能畫出美麗的圖畫,

搞工程的手,能用AUTO CAD將腦海中的圖樣繪畫出來

學計算機的人,他們的雙手能因為一行行代碼敲入,而革新整個世界對事物的認知。

算命靠左手推演天干、地支、長生十二宮變化,進而推演整個人生格局

鋼琴家的手能彈出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

小提琴家的手,能拉出《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如果他們失去了一雙手,賴以謀生的領域,可能會因此而發生鉅變。

然而大家是否又清晰看到這一點?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02

什麼樣的保險能轉嫁失去雙手的風險呢?

只有含意外傷殘的意外險才可以。

但如今,很多保險公司對意外險,搞起了偷樑換柱的把戲。

為了讓保費上更具有競爭力,推出超低價意外險,降價同時卻損失了重要的保障功能:

或者為了迎合投保人不想虧損本金,而閹割了意外傷殘責任推出了僅有全殘責任的返本型兩全險。

或是把保險責任中的意外傷殘責任給刪掉了,

或是用意外全殘責任替代了意外傷殘責任,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或者把意外傷殘責任的基礎保額人為性的壓低。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於是此類消費型保費看起來特別便宜,保額特別高。雖然我們7分鐘理財常說,消費型保險具有價格可比性,在同類保障上,選最便宜的,但那也是建立在同類保障對比上。

而此類對基礎保障一再閹割,價格自然就低了,可是買保險的人並不清楚呀,人們只知道圖便宜,或者圖本金返還,或者僅看中身故保障,於是被這些保險公司抓住這些痛點盲區,被放大性的加以利用。形成一個個銷售爆款。

但真的能轉嫁風險嗎?

03

究竟能不能轉嫁風險?

我們先來看看保單合同中全殘的定義,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直白點說,像楊過這種獨臂大俠都不能叫全殘,像是因意外事故,10個手指只留下兩個,也不叫全殘,保險公司一分錢都不會賠。

而人為閹割意外傷殘責任的意外險呢?

看他是沿用1998年過時的《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還是閹割了是意外傷殘的基本保額

過時的老標準只有1~7級傷殘,而2014年執行的新標準,把傷殘責任分的更細,共計281項,傷殘程度也因從重到輕,劃分為一到十級。賠付最多的為第一級,賠付最少的為第十級。即10級給付保額10%,一級傷殘給付基本保額的100%。二級傷殘給付基本保額90%。以此類推,直至十級傷殘給付基本保額的10%。

於是失去大拇指這種級別的意外傷殘,若沿用過時標準就無法得到意外傷害險一分錢的賠付。

而如果閹割意外傷殘基本保額呢?

對於基本保額100萬的意外險,只要意外傷殘的的最高保額為保單基礎保額10%,那麼即便購買100萬意外險,對於雙手完全缺失,鑑定為4級傷殘這種情況,保險公司也就賠7萬罷了。

即100萬*70%*10%=7萬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7萬,估計是大多數人一年的收入,但對於仍存於世卻失去謀生能力的人來說,7萬真的夠餘生生活費用嗎?足夠負擔房貸支出、孩子教育費支出,以及父母贍養的轉移性支出嗎?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04

有人說,不怕,不是還有意外醫療險可以賠錢嗎?

對的,但意外醫療險可以賠付當下的醫藥支出,可未來的收入損失卻沒辦法得到彌補。

孩子的教育費怎麼辦?父母的養老怎麼辦?房貸怎麼還?這些都是問題,因為雙手缺失很有可能,工種變了,收入降低了。

如果當時規劃的意外傷殘保額不夠,這些風險依舊得不到絲毫轉嫁。

要知道,失去雙手後,不僅僅是失去一雙手而已。

小心,意外險的這些坑

05

此外,投保人還面臨更為嚴峻的意外險續保問題,因為意外傷殘後,保險公司會針對個人情況出具核保意見是否承保。如果被拒保,就是你不能再投意外險了。

如果不擅於選擇,以為買了個便宜,其實無法轉嫁風險。

如果不擅於規劃,花了再多的保費,風險卻得不到足夠的轉嫁。

7分鐘理財作為獨立的第三方諮詢公司,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買,還會告訴你為什麼這麼配置。在合理的預算內,為您和家人量身設計全面足額的保障,輕輕鬆鬆建立覆蓋全家的保險安全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