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批评时喜欢“狡辩”是好现象,父母应鼓励他“据理力争”

文/卡卡妈育儿,原创内容。

今天早上跑完步后,我像往常一样到小区的健身公园去做拉伸。小公园里人很少,只有一对母子在跳绳。小男孩看上去五六岁的样子,显然还不会跳绳,因为每跳一两下,他就会被绳子绊住脚。

妈妈看不下去了,对孩子说:“儿子,你那样跳是不对的,应该像我这样跳。”说完后给孩子做了示范。没想到小男孩子看了妈妈的示范后,却不高兴地说:“你那样才是错的呢,应该是我这样跳的!”

妈妈说:“你这样跳会绊脚的。”孩子反驳说:“你那样也会绊脚的!哼,本来就是我这样的,我现在只是还没练熟而已!练熟就不绊脚了。”

看着争辩不休的母子俩,我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有主见啊,这么小就会据理力争了!我们小时候,哪敢这样跟妈妈顶嘴?

妈妈和孩子在跳绳

卡卡妈觉得,孩子心中有不满的时候,敢和父母争辩,是一种很好的现象。这说明在孩子的心目中,不再认为父母就是权威、父母的话就一定是对的了。

然而,我身边有很多父母,都依然认为孩子应该对父母“言听计从”。他们的理由是:孩子年纪小,见识浅,很多东西他都不懂,所以父母必须为孩子保驾护航。

这些父母会经常孩子说:“你听我的准没错。”“你听我的就对了,不要问为什么。”“我是你妈,难道还会害你吗?”如果要孩子对父母的话有异议,与父母争辩,那么,这些父母就认为孩子太反叛,需要好好教育了。所以,他们会因此而训斥、甚至打骂孩子。

父母觉得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懂

​父母要鼓励孩子“据理力争”

曾经有一位朋友对卡卡妈说:“孩子如果才几岁就不听父母的话,喜欢与父母顶嘴、争辩,那长大后还得了?父母老了还能指望他?”

然而,卡卡妈对朋友的这种看法是不赞同的。现在的孩子见识广,想法多,父母眼里的顶嘴、争辩,往往只是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已。卡卡妈认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不应该制止,反而要鼓励。

父母要鼓励孩子据理力争

一、有利于孩子宣泄不良情绪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做错,是父母冤枉了自已,那么他肯定会觉得很委屈,而忍不住为自己辩解的。

如果父母不允许他辩解,那么,孩子会越想越憋屈,这些不良情绪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而且孩子憋得久了,还可能会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其实,孩子即使做错了事,父母也应该听一听孩子自己的说法。例如他为什么会那样做?为什么会出错?即使孩子的分辨,在父母听来只是狡辩,但是也没有关系,因父母这样做,不但可以让孩子把心里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父母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鼓励孩子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二、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信

父母要明白,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对待孩子的差错,父母应该尽量宽容。即使父母确定孩子是做错了,父母也要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万一孩子只是“好心办了坏事”呢?

其实,父母鼓励孩子为自己辩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如果孩子明明受了委屈也不敢说出来,那么,他又怎么可能真正独立呢?

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孩子敢与父母争辩,本身就是孩子独立自信的一种表现。这样孩子可以在与父母的争论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敢和父母争辩的孩子,是自信的

三、促进亲子关系

其实,父母没必要认为孩子与父母争辩,是在挑战父母的权威,是不尊重父母。正好相反,父母应该庆幸孩子愿意和自己争辩。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敢和父母争辩,说明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民主的,家庭的氛围是温馨和谐的。

在生活中,父母只要尊重孩子,以理服人,平时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让孩子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中成长,那么,孩子不但会更加相信和尊重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更亲密的。

孩子在做错了事情后,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先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然后再慢慢和孩子分析,等孩子弄明白自己哪里出错后,他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改正的。

父母要尊重孩子,以理服人

结语:其实,卡卡妈觉得,孩子大多数都是讲道理的,所以父母不妨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无论孩子的说法是对是错,都应该给他说话的权利。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卡卡妈的说法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