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校园里的“垃圾王”,凭什么能成功

每天一个盈利之道,案例不一定适合你的行业,但背后的逻辑每个经商者都得懂。

每日分享:校园里的“垃圾王”,凭什么能成功


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有着好面子的思想,让大学生去捡垃圾赚钱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济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因为敢于抛弃面子思想,如今成了学校里的“垃圾王”,而且一年能赚30万元。

05年5月,他休学一年,并又和同济大学物业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排他性协议,将同济大学四平路等几个校区的垃圾回收业务全部承包了下来,继续一门心思从事他的事业。

每日分享:校园里的“垃圾王”,凭什么能成功


堂堂名牌大学研究生,读的又是王牌学科,毕业后薪水基本能达到一年10万左右,为什么要休学一年当“垃圾王”呢?一位阿姨就曾训斥他:如果她是这个学生的母亲,肯定会杀了他。因为辛辛苦苦供出来一个研究生,竟然要去收垃圾。

他放在研究生不念,去当“垃圾王”,这与他的家族背景有关。在他的亲戚中,就有开设垃圾回收站的,因此他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知道有利可图。在获得承包权以前,他还和家里沟通,家里人还是比较支持他的想法的。根据这个行业利润率,他算出同济大学校区的业务一年利润应该有30万左右,因此,才不怕他人的冷嘲热讽,专门做起了“垃圾王”。

每日分享:校园里的“垃圾王”,凭什么能成功


如今的他手下有着5个工作人员,业务只是将校内各种可再次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进行分类,在销售给相关企业,同时自己进行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处理。尽管人手少、起步低,但并不妨碍他对远大前景的向往。他表示,同济大学在环保技术方面具有学科优势,这使得他野心勃勃,有雄心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将来做上海废品回收的老大。

分析:生意无贵贱,笑贫不笑商。敢于做别人不齿于做的生意,是值得肯定并尊敬的。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有更好的见解,留下你的评论,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