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踏空实地常春藤了,来听我狡辩



最近听说了朋友一个踏空长岭居实地·常春藤的故事,并且让我帮他算一笔账,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我认真算完之后,发现根本没办法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声明:那个朋友真的不是我)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的朋友以170w带全屋家私的总价割爱他的长岭居实地·常春藤72平北向带入户花园两房。当时他跟我说割爱的原因如下:


其一,是他家人看淡永和板块的后市,认为地段价值已经到达天花板;


其二,是他家人认为,在第一点的前提下,资产增值概率较低,以租抵供的话,租金收入付给银行利息之后大概率只能覆盖回收房屋时作修葺的必要支出;


其三,银行多次致电推销4个点年收益并且按月付息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不用打理房子之余还能每月像工资一样固定发放利息,相当吸引;


其四,是人算不如天算,没预料到疫情会从天而降,导致美国无限量QE、全球放水导致全球货币再一次大幅贬值,广州房价也受到波及又一次大幅上涨。而这一事件的发生,让前面三点考虑变成了伪命题。



我想先来为他算一笔账,到底他在持有常春藤这期间,是浮赢了还是亏损了。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首先,以一辈子不再二次上车为假设去计算:


一、现金成本支出


1. 首付支出 -65万元

2. 房贷利息支出 -3万元

3. 契税支出 -2.7万元

4. 软装+家私电器支出 -7万元

5. 总支出 -13.7万元

6. 赎楼还贷支出 -26万元

合计: -117.4万元


二、机会成本


-65w*保本理财年收益4%*3= -7.8万元


三、收益

1. 成交价 +170万元


四、净收益

+44.8万元


以上只是按财务角度去计算,还没包括由于居住常春藤而非居住上班地点附近而导致的其他诸如交通费、精神疲惫补偿支出等等的额外支出。



按照目前常春藤同样的户型售价205-210w来算,因为早了一年离场,收益足足少了35万大洋软妹币,35万的年薪收入,是什么样的岗位才能呢?需要996还是997?因为我没有这个年薪,所以我也不懂。欢迎有的朋友评论下让我见识见识。



更残酷的是,假如按目前需要二次上车同质标的的话,他就是无啦啦净亏损了35w+装修费7w。


但事实上,上述只是财务角度的盈亏,与人类感情大致无关,还有一些无法量化的精神性收益和损失并没有考虑进去。


例如:

精神收益:新居带来的物质享受就是精神性收益


精神损失:由于路途遥远而带来的无法量化的身心疲惫


我的这位朋友,就是试验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每天从常春藤到区庄来回3-4小时噩梦般的通勤,在这期间还几乎丢了所有朋友,直到回迁市区才重拾友谊。


因此,他以切身的体验去总结出:房产增值的快感是远远无法弥补上述生活带来的折磨的。就如黄子华话斋,我们上班拿的不是工资是精神损失补偿一样,资产增值对于上述这样煎熬的生活来说,只不过是精神损失补偿。


他建立了对常春藤接盘侠的同理心,然后开始看淡永和后市而割爱离场。他现在表示并不后悔,因为疫情+放水这东西,谁都预料不到,套现了才是自己的,这是不是真心话,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看来,他套现对了吗?


1. 永和版块天然与市中心绝对距离太远,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加之它并不是区府重点发展的片区,5年来新增的项目90%都是工业,只有一个小商业项目。而它10年内也不会有能够1小时内到达天河核心区的地铁线,随着永和、长岭居人口增加,其辐射能力也会被大幅虚弱。


2. 作为单中心城市,广州中心区的人口外溢能力天然较弱,黄埔、大半个天河基本上都是靠外来高素质人口支撑的。而且,广州市区内尚未发展的地方还有很多,市区内价格差异也很大,捡便宜的机会也不少,尚未形成如北上深那样的挤出效应,一旦黄埔人口导入失败,永和版块的涨幅就大概率跑输大盘,不是总会有这种疫情后放水的大事件发生。


3. 常春藤实际上1/3价格和2/3的流动性都是靠“二中”支撑,整个版块的面貌展望未来10-20年都不会有很大的改观,最悲催的是,连最近开工的有轨电车五号线,也将非站常春藤,可见五号线就是为知识城而设,并没有打算激活永和。


综上,因此我赞同我朋友长期看淡永和板块的观点,只是他预料不到会有疫情降临这种怕且连巴菲特也难以预料高度不确定事件。


撇除疫情放水因素诸,诸如常春藤这种远郊盘还能买吗?


假如买一个远郊标的出租,然后自己在通勤方便的地方租房住,住投分离地去赌这种暴涨暴击,还是可以的,长期还是会追上通胀,但不要对暴击抱太大期望。要是需要把自己十年八年的光景捆绑在标的上,这样赌暴击的身心成本太高,就更加不建议了。


房产投资应该抱什么样的态度?


上述踏空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房产投资的道理:只要你认为坚持投资下去的金钱+精神成本能够被收益所覆盖,并且有强烈的满足感和获得感的话,那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


相反,假如坚持这个投资所带来的折磨和痛苦让你感到得不偿失的话,我认为其实也可以像我朋友那样,中途离场,一样可以活得很潇洒。


有时候,房产投资就像一个结界,在界内几乎每天都会关注房市,每一个涨跌都会导致紧迫感和满足感交织。但是当你跳出结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不闻不问,生活也是如常地过,即使涨到100w/㎡。


或许某程度上,是因为租金/月供比的畸形,租房其实是无产阶级反噬有产阶级最有效的方法,租房族相当于在变相套利房东。这样想,你就会舒坦多了。


欲了解更多广州楼市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广州楼市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