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库布里克:上帝给人类的礼物

1999年3月7日,库布里克导演去世,特此缅怀纪念。

乔治卢卡斯曾评价库布里克导演——“对大多是人来说,电影是一门工业,而对于库布里克来说,电影是一门手工业。”是的,当所有好的导演一辈子都在拍实际上是同一部电影的时候,他却做到了每部电影都是别人要用一辈子去拍的。

小编整理其所有电影,作为本周荐影。

以上和以下所有内容,小编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慕整理出来——

▷库布里克及其创造的荧幕形象

如你所知,在某个电影神秘组织的腾讯即时通讯工具的群体聊天面板里,某两日曾经发生过关于几大导演历史地位的激烈讨论。当然,讨论的最后众人大致得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斯坦利-库布里克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他之于电影,就好比梵高之于绘画。在我看来,这是至高无上的评价。

讨论库布里克,不能单纯的从电影导演的身份来讨论。就如同讨论卓别林,除了他在电影表演中的无懈可击,还必须考虑他作为制片人、联艺的创始人、以及他对人类喜剧开创性的贡献。如果用更概化的词语来形容,库布里克首先是艺术家,尔后他刚好是一个电影人。

讨论艺术家的标准,大致不外乎以下几个要素:天赋,技能,情感投入(emotional contribution),格局,运气和成就。

▷从天赋而言,库布里克对于电影的理解,以及他本人的智力、想象力、执行力和艺术才华,都可谓是人类中的翘楚。这也是为什么,他应付所有题材都得心应手。要知道库布里克在他高中时期,就已经有能力成为知名杂志的长期撰稿人。

▷从技能而言,库布里克除了导演的基本职能之外,还对于摄影、剪辑、音效、艺术设计等几乎所有电影技术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他的电影里有太多开创性的表现形式,和自成一格的风格与体系,为后世不断参考、承继和致敬。

▷从情感投入或者说创作热情而言,能够和他同日而语的电影人屈指可数。他为什么曾在生涯中反复的争取自己对于电影的独立掌控权,甚至一度为此拒绝应对媒体,这都是与他对于电影近乎偏执的狂热有关。他对于电影《万夫莫敌》的反感,更多的也是来源于那不是一部完全按照他意愿拍摄的电影。

▷从格局来看,库布里克的电影里所包容的内容太过广大。《2001太空漫游》中对于人类开拓宇宙的探索和预言,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本性间冲突的探讨,即使如今看来都显得新潮与超前。《发条橙》作为影史上最早关于人类精神领域探索的作品,因其独特的魅力数十年来被无数影迷至于圣坛,而其中关于社会道德的讨论和演绎,更是电影中的典范。《闪灵》中对于家庭关系和人类内心恐惧和人性阴暗的主题,《全金属外壳》对于战争和历史发展的反思,《奇爱博士》中对于人类社会结构和对技术的无限依赖的讽刺,可以说,库布里克充分利用电影作为工具,把电影可以承载的深度和广度都利用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从运气角度,库布里克的生涯虽然曾经遭遇不少对抗和挫折,但凭着自己的坚持,他的作品最终还是能够完全呈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甚至无须考虑受众的因素广大影迷都愿意掏钱买票观看,单是这一点,就值得无数同侪的艳羡了。

▷至于成就。在商业上,他对于电影孜孜不倦的探索,并没有影响他的作品在票房上的成就。甚至他的很多作品在商业上有着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比。《奇爱博士》和《发条橙》的预算都只在200万美金左右,却都获得数以千万计的票房。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家用娱乐行业(录像带、数字多功能光盘等)的长卖商品,在版权收入方面甚至数倍于票房。至于艺术方面,他一生的作品已然是座座丰碑。他不需要美国学院奖的认可,就足够在影史中不可磨灭。

▷库布里克与其所有电影元素

与他地位相若的电影人里:希区柯克的作品格局总归太小,马丁·斯科西斯没有那般惊才艳艳,奥森·威尔斯运气欠佳且作品有限,欧陆的大师们费里尼、戈达尔、雷诺阿、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等对于电影技术和表现形式和开创性上多少有所差距。诸人之中可能只有黑泽明在各项指标上都堪称上选,但与库布里克综合比较,在人生的结果上还是差了一截气魄。

我无意于真的做一份所谓的影史导演排名或者影人排名,这始终是见仁见智的观点。但以上所述,相信足够可以让库布里克成为导演中最特殊的那一位,将库布里克放置于影史中最不能忽略的那几个人之一。

回到开头提及,将库布里克类比于梵高。他俩最相似的,在于对于纯粹艺术极致的不管不顾的追求,而且都收获了丰厚的成果。卓别林前期固执的坚持默片,后期要考虑联艺的发展;迪士尼兼顾着整个公司,希区柯克的电影首先考虑的是受众其次才是艺术本身;他们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纯粹。这种纯粹,不是那种孤芳自赏故作姿态的纯粹,在影史的成名影人中太少太少。

但这种纯粹,真是库布里克之所以为库布里克,最重要的元素。

——知乎作者Ronnie X

《闪灵》

《发条橙》

《奇爱博士》

《全金属外壳》

《2001太空漫游》

电影名

闪灵

地区

美国

年份

1980

评分

★★★★☆

主演

杰克·尼科尔森 / 谢莉·杜瓦尔

脚踏车、斧头、打字机、双胞胎、宾馆长廊……这个电影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把日常的元素变成了恐怖的符号。

《闪灵》的真正恐怖之处,在于你7岁听见名号,14岁看个热闹,21岁勉强读出门道,28岁你逐步朝其中靠近,待到35岁,你恐怕已经置身于漩涡中心——剧中男主杰克的挣扎就是你的挣扎,人人都处在一样的悲剧里,毕竟一个出身平凡的人所能拥有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是很少的,充其量是十几岁到二十岁这几年而已,若浪费掉了,就再也无法回头。

很快你就要去低三下四地装孙子,花很多时间养孩子,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把曾经迷恋过的一切都忘记,斗志一丧千里,光阴白驹过隙,写字时手会抖个不停,看过的书立刻抛到脑后,最后意识到自己的理想都被别人实现了,满怀郁郁地落进棺材里。为了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你不得不把你一多半的生命分给你的孩子,不巧在他学会承担责任之前,他会固执地恨你十年,认为你没有担当、勇气和能力,像你当初一样,沉浸在“残酷青春”的幻觉里。其实什么不比青春残酷呢?幼年的残酷无法表述,老年的残酷没有尽头,中年的残酷是一片荒芜的黑洞,谁人都挣脱不出。

电影名

发条橙

地区

英国 / 美国

年份

1971

评分

★★★★★

主演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帕特里克·马基

这是电影史上最奇特的影片之一,也是最著名的禁片之一。自它问世以来,不仅惹来了至今仍争论不休的讨论,而且其中暴力场面还被许多青少年争相模仿。因为这个原因,在很多国家它一直被禁演,例如在英国,它便遭遇了近30年的禁演——直到这部影片的导演库布里克导演辞世之后,它才得以与英国观众见面。

除了涉及到暴力问题,这部电影也与“洗脑”有关——在西方世界,“洗脑”好像是最为恐怖的话题,甚至比变态杀手还要让人谈虎色变,因为“洗脑”意味着对个性的完全抹杀,对个人自由的彻底干涉。电影史上有很多经典作品都表现了这一话题的恐怖,最著名的例如《飞跃疯人院》。

而这部《发条橙》更是将这一问题放到一种极端的形势下进行拷问:即使对象是无耻堕落的小流氓,是不是也应该维护他的自由选择权利?是不是就像电影中的神父所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电影名

奇爱博士

1964

彼得·塞勒斯 / 乔治·C·斯科特

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是冷战讽刺喜剧经典,描写疯狂将军指派轰炸机群干掉苏联,为防止苏联按下“世界末日装置”,美国总统在作战室里闹翻天。

奇爱博士是谁?美国政府雇用的高级科研人员,负责研发用于冷战的高尖端核武器以及相关的一系列攻击防御系统。一个德裔美国人。一个笼罩在阴影中的瘫子,坐轮椅的。一个右手戴着黑色皮手套行动不正常的人。一个混入美国政府的纳粹余孽。一个被恶魔控制的人。是的,恶魔。正如恰达耶夫不是思想,而是一种精神,被恶魔控制的精神。

影片中,一切荒诞的,可笑的,恐怖的,都是恶魔受到人类崇拜后的产物。

电影名

全金属外壳

1987

亚当·鲍德温 / 马修·莫迪恩

全金属外壳虽然也是越战电影,但是看起来很愉悦很流畅,没有压抑沉闷的感觉,甚至还有时不时的黑色幽默让人捧腹,我觉得这才是好电影的典范——深刻而不失有趣。

电影一开始是剃头的情节,背景音乐轻松活泼,倒有些类似乡村音乐。这个场景很有寓意,想要改变实质,第一件事是改变形式。所以,想要把这群菜鸟的思想改造成“党国”需要的方式,第一件事情是改变外表,改变外表最容易地的是发型。于是大家都成了光头,也许正大光明的理由是有助于受伤时的救治吧。

除了这个具有暗示性的场景外,其他的场景没有直接表现,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服饰的统一(制服)、表达方式的统一(Sir,yes,sir),思想的洗脑(唱歌,发誓),行为的统一(队列训练),一切都是为了抹除国家所不需要的个性。除此以外,教官的脏话和侮辱,也是一项有力的制度外武器。纪律和训练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更强大的是情境的力量。

电影名

2001太空漫游

1968

凯尔·杜拉 / 加里·洛克伍德

因为这部电影,NASA每天用来叫醒宇航员的音乐就是蓝色多瑙河。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在踏上月球真实的土地后,说“JUST LIKE THAT MOVIE”。

在《2001太空漫游》中,库布里克的天才并非体现在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做的。这个极度自信的艺术家没有用哪怕一个镜头来集中观众注意。他把每一个场景压缩至最核心的内容,然后用足够长的时间给我们凝视,沉思,想象。作为科幻电影中绝无仅有的一个,《2001》无意刺激感官,而要激发观众的敬畏之情。

配乐对影片意义非凡。尽管库布里克事先请亚历克·斯诺斯谱写了电影配乐,但在剪辑时临时使用了古典音乐,并因为效果惊人最终保留了下来。这一决定至关重要。诺斯单独出版的专辑是配乐佳作,但也许并不适合《2001》。它和其他电影音乐一样试图强调剧情并引导情绪,而库布里克选取的古典音乐则存在于剧情之外。它令人振奋并心生崇敬,赋予画面严肃性和超验感。

今天没有话题赠书哦~

明天开奖记得查看、留下地址哦~

周末快乐!

大家有什么想安利的电影

请留言分享哦~

小编会在留言中选择影片做推荐

最新电影的影评投稿

会有可观的稿费哒!

-戳关键词阅读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