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岳麓书院肖永明教授在央视开讲,说一说“国学社工”这个职业

#行业人士招募计划#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为己”

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之处。

中华传统文化“第一人”孔子认为,古人做学问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修身进德。所以,推崇古人的孔子有一句名言: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家塾,是家族内部的启蒙教育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

《颜氏家训》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在这里,颜之推对孔子思想的阐述,主张发扬为己之学

源自唐代、兴盛于宋代的书院,则是传播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高等教育机构。

岳麓书院肖永明院长登上《开讲啦》

很多大学文科教授登上过央视《开讲啦》的讲台,比如北大的曹文轩、复旦大学的陈思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周国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等等。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

最近一期央视《开讲啦》,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登台讲述传统文化。魏源、曾国藩是从岳麓书院走出来的学者。肖永明教授说:朱熹和张栻的“朱张会讲”虽然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二个月,却深刻影响了岳麓书院。

这一期《开讲啦》亮出了岳麓书院的长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肖永明教授

节目主持人撒贝宁在这期《开讲啦》结束前,做总结的时候,引用了“是非审之于己”。认为是非判断是青年人的最重要的事。

2016年,北大教授曹文轩曾经登上《开讲啦》

在《开讲啦》节目现场,有一位青年代表站起来问肖永明院长:“如果请您用四句诗来形容岳麓书院的美景,您会用哪四句?”肖院长的回答是:

(春天)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天)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央视名栏《开讲啦》由撒贝宁主持

国学社工

国学就是传统文化的学问。简单地说,通过助人自助,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工作者就是国学社工。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服务对象(案主)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解决。

笔者认识一位做国学社工的湖北名人:刘萍。2014年,刘萍和丈夫一起返回家乡荆州,创办荆州市清源书院,成为一名专业国学社工。他们开设社区读书会、淑女课堂、生态远足、亲子读经驿站、“浪漫怀古神游荆楚”主题文化旅游。

国学社工刘萍

笔者喜欢国学,认为中国哲学很高明,中华文化不仅悠久而且深邃。在社工微信群里,笔者分享孔孟老庄的哲学思想,大家都不反对。

社工和督导作为公益行动者,我们必须把外国社工理论与国学、本土公益实践结合,放在文化建设领域“融合”考量。文化建设必须重视本土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可分为历史资源和区域资源。我觉得刘萍老师的国学社工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海宁市张宗祥书画院的公益活动

浙江海宁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王国维和张宗祥是海宁国学人物的代表,他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殷周制度论》等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海宁名人张宗祥先生(1882年-1965年)的后人将祖宅捐给政府,1992年,海宁市张宗祥书画院得以建立,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张宗祥书画院(纪念馆)的前身是张宗祥的故居。张宗祥是一位书学泰斗、诗人,曾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等职。在中国现代国学文化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寒假期间,笔者带领新疆青少年途径上海,来到海宁,在王学海院长的接待下,参观张宗祥书画院,并开展了公益活动。

张宗祥书画院地处浙江省海宁市西山南麓,东与诗人徐志摩故居仅百米之遥,南接华联商厦,北与惠力寺、徐邦达艺术馆隔河相邻。

结语

笔者的专业是中国哲学,所以结合社会工作,笔者做过一些“推动经典诵读,弘扬传统文化”的事儿。比如,办了国学夏令营、冬令营和特训营。

中华文化特别讲究“从善如流”“善与人同”。老子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孔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总之,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是弘扬中华传统慈善文化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