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浦城 我们的足迹|福外卧龙小分队的三下乡之旅

每年暑假,不少大学生纷纷步入社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经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为此,菁视野联合新青年力量工作室,发起了“感悟中的三下乡”高校实践风采展示活动,助力高校暑假实践团队的宣传推广,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风采。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联合浦城团县委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2号与浦城的初遇,温柔的风和彩色的云,浦城这座神秘的小城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与无尽的魅力。有了共青团浦城县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使本次的实践活动更加顺利地开展。

在7月3号的活动中,团队先后前往了中国包酒文化传承基地、福建首批观光工厂--印象小密·中国包酒文化博览园、木樨园两个产业进行了考察活动。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及发展模式的调查都有了深度了解。

2019年7月4日,福州外语外语外贸学院暑期“三下乡”卧龙小分队联合浦城县第三中学开展“青春筑梦,爱心护航”共建联谊交流活动。浦城三中副校长於财兴,校团委书记李建军,团委副书记姜良兵,好德嘉数学社团指导老师钟金妹及社团成员,诗词漫画社团指导老师郑月娥及社团成员,卧龙小分队指导老师廖张妍及下乡队员参加交流会。

“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需要。”艺术专业出身的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本次联谊为浦城三中的同学们带去了别开生面的课程。彼此的热情与活力并没有因为大雨降临而有丝毫削减,艺术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让课堂上的每一秒都铭记于心。

青春是同学们在操场为创作而摄像的背影,是为了心底无限大的梦想而专注绘画的表情.....对于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同学们从此次的活动中受益良多,彼此都拓宽了精神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团队成员也感受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

2019年7月5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卧龙”小分队来到南平市浦城县管厝乡,与管厝乡党委组织委员、政府副乡长郑川,乡团委书记巫哲瑾,乡扶贫办主任徐志娟展开了一场扶贫政策交流会。

福外学子在当地乡镇干部的带领下前往党恩楼(当地五保户住所)入户,通过了解管厝乡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与当地的脱贫情况,对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只有走近五保户等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才能真正的了解脱贫工作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利用空暇时间,对高翔建设公司的助力当地贫困学子情况进行了深度了解。高总表示,希望通过资助这种形式,圆孩子们的上学梦,并对他们起到鼓励和激励的作用,聚集一种正能量,让他们能在校园里刻苦钻研,掌握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以后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致富不忘助学、成功报答社会,高总的大爱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们。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深入践行“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克服困难,全面发展,心怀感恩,呼吁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奉献一份爱心。

福外卧龙小分队一行前往廖俊波同志出生地——管厝乡,参观了廖俊波纪念馆。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丰富详实的资料和一张张带着记忆点照片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通过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切感受到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

时间一转眼到了最后一天,不知不觉中,我们与浦城“相遇”“相识”“相知”经历的过程虽然会带来些许的疲惫感,但减不掉的是我们的热情。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进一步锻炼了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也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吹了新风,让“三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文化和学术以新的形式送下乡。并且将“三下乡”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共青团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一个社会实践的阵地,成为一个素质教育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