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查大彙總:為什麼癌症被查出時基本上都是晚期

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慶幸的是,醫學界一般認為,1/3 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加強對於癌症篩查重要性的認識,有助於及時參加必要的篩查。


人類死亡的幾大病種的發病率只有癌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加


癌症篩查不是普通體檢


普通的健康體檢並不包括腫瘤的篩查,所以不可以將體檢和腫瘤篩查混為一談。那麼,癌症篩查是不是需要承擔高額費用呢?下面,就給大家說說針對不同人群應該做的癌症篩查項目和費用的問題。


常見的癌症篩查

肺癌

適用人群:年齡>40歲,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

1.吸菸 ≥20 包/年的當前吸菸者,和戒菸 ≤15年的已戒菸者

2.被動吸菸者

3.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等)

4.有惡性腫瘤或肺癌家族史

5.慢性病肺病患者

篩查手段:每年常規性體檢+低劑量螺旋 CT

篩查價格:低劑量螺旋CT300元左右一次

肝癌

適用人群:40歲>男性,50歲>女性的以下人群:

1.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肝和丙肝患者

2.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引起肝癌的高危人群。

3.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

以上高風險人群,建議6個月篩查一次

篩查手段:聯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肝臟B超檢查

篩查價格:140元左右

乳腺癌

適用人群:一般的婦女


同時,所有女性應做到每個月一次的乳房自查。

高危人群,即有乳腺病家族史,或卵巢癌、腺體癌者,以及有重度增生的女性應半年檢查一次,跟蹤觀察,以免疏忽病情。



宮頸癌

適用人群: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議進行篩查:


接受過子宮全切術的女性(無宮頸),且過去20年裡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檢查;

接種過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齡的建議(與未接種疫苗的女性一樣)。


食管癌

適用人群:40歲以上高危人群

常年飲食不健康的人

有上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反酸、進食不適等)

來自我國食管癌高發區,有食管癌家族史

以上都屬於高危人群,高危人群一年一次篩查,具體篩查頻率視病情定。

篩查手段:內鏡檢查

篩查價格:300元左右



結直腸癌

適用人群:以下人群 >40 歲就開始篩查

結腸息肉,有結腸息肉或結腸癌家族史的20歲以上家族成員

喜歡飲酒、吃肉,長期吃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的人群

慢性結腸炎病史。

篩查手段:多種篩查方法並行,其中最重要的是腸鏡,至少每 3 年做一次。

篩查價格:500元內



胃癌

適用人群:以下人群 >40 歲就開始篩查

有腹痛、腹脹、反酸、燒心等不適症狀

有慢性胃炎、慢性胃潰瘍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的對象,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作胃鏡檢查。

篩查手段:胃鏡檢查

篩查價格:300元左右


最常見的癌症篩查,男女有別


最常見的癌症篩查男女是有一定的區別,體檢的項目要從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家族病史等,來作出選擇。



雖然癌症早期篩查可防癌,但醫學界普遍認為,最好的預防癌症手段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據統計,如果改變生活方式,有超過50%的癌症都可以避免。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保持健康的生活規律,心情豁達,安寧地享受愉快的一生。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上海市抗癌協會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推出的2019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