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娃在那里傻乎乎地搭”我们却不知道怎么指导。

积木,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玩具。很多家长妈妈会有这样的困“看娃在那里傻乎乎地搭”(从我们成人的视角来看,那些搭高高、叠成一条直线当然很幼稚)我们却不知道怎么指导。

积木是儿时最好的伙伴

今天的文章,就是来解决如何陪孩子玩积木这个问题的。我们知道,在娃的任何一项游戏中,都有“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也就是,根据娃现在的水平,再拔高一下,使娃不再低水平重复自己。但是,积木的“最近发展区”指导对于妈妈来说,是有点难的。这是因为,积木游戏其实涉及到大量几何、图形转移、结构等知识,要想指导的好,并没有那么容易,妈妈自己都不会。

呆萌~


很多时候宝妈们会说“看,怎样搭的牢固些呢?……(10分钟后),你怎么还是不听我的,乱搭

呢?”但后来,我懂得了一个很讨巧的办法——无论任何学历、陪玩基础、数学水平的妈妈都可以很好

地在娃玩积木时,给娃搭“脚手架”,助力娃去拓展下一个最近发展区。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因为娃的能

力是随着年龄而提高的。而每个年龄是怎么拼搭积木,总体又肯定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逻辑就很清晰

了:如果我们知道,比孩子大一岁的水平是怎样的,那我们就直接往那个方向去促进就好了


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分析4岁以后孩子搭积木的特点,来判断怎样帮助1-3岁的孩子在玩积木时进入

最近发展区。当然,我们说的这些,前提必须都是娃“跳一跳,能达到”,这是最近发展区的精髓。如果

难度太大,明显超出娃现有水平,那就不叫最近发展区了,那叫“令娃绝望颤抖自卑的高度”。


教会他怎么做适合

学龄前的娃是很难主动用意志去坚持的,吸引他们的永远是兴趣,和“我也能做到”的自我效能感。

所以先定下基调:每次进步一点点,天长地久的进步。


第一步

1-3岁孩子搭积木的特点:


一、 选择合适的积木材质:

1-3岁娃,其实还算不上是搭积木。这个时候的娃,更多是把积木当成了感官探索的对象。所以他们刚

接触积木时,不是拿积木搭什么,而是无目的地摆弄。而且,他们建构的时间也不长,最多就玩10分

钟。这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性很差,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同时,这个时候娃只会

摸、捏、咬不同形状的积木,看看积木在推、揉、捏、摔时,会出现什么变化。这里也要说一下小贴士

了:这个时候给娃选积木,和给4-6岁娃选积木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小宝宝是要感知积木的形

状、颜色和手感的不同变化的……感官探索对这个时候的娃太重要了。所以最好给娃买不同材质做的积

木,最好稍微软些,经过啃、踩等力量能够变形的。比如软胶的、泡沫塑料的、布块的,等等。


合适的积木材质


二、1~3岁孩子对色彩更敏感,所以更推荐买五颜六色的。

禁欲系、马卡龙色和原木积木,虽然从审美上看起来更高级,但是不太适合1-3岁的低龄小宝宝,至少在积木领域,属于小宝宝get不到的美。


五颜六色的积木


三、1-3岁的拼搭能力

小宝宝玩积木时,你会观察到,他把积木拿在手里,观察、摆弄,再把两个组合在一起。组合积木的

时候,他经常会把同一种形状的积木组合在一起,比如,用长方条,就只用长方条,用正方体,就只用

正方体。也就是只用同一种形状的积木搭完整个作品。至于说组合呢?小宝宝这时候还不太会呢。比

如,你跟他说:“咱们搭一个拱形桥吧?”他举起一块拱形积木说:“这就是!”同时呢,他们比较耿直,

搭建的时候只会平铺、垒高,而且还是用同一种形状的积木垒的。比如,平铺就是用长方体一字排

开……垒高就是实心垒高,不会挑空,总之往上码就是了。1-3岁小宝宝的搭积木水平,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


垒高


总之,水平是原始的,过程是依赖于感官的,潜力是无穷的。


第二部

3-4岁的娃怎么玩积木看看3-4岁的娃,你就知道1-3岁的娃发展的下一阶段是什么样了。3-4岁的娃,他

们终于不再靠感官,而是靠大脑了!

首先,他们会把积木不同的面摆在地上,观察积木的外观和结构了。他们就会发现:咦,积木块本身的

稳定性、平衡性和粗细对搭建都是有影响的。比如,他们会把半球体积木的弧面着地,然后把长条积木

放在圆形曲板上,看怎么样才能更稳定。


别看简单,能保持平衡可真是不容易,我试了好久


1-3岁的小宝宝用感官去感受,而4岁以后的孩子,开始用大脑去“想”。


4岁以后,孩子会选择更为多种多样的形状的积木,这就是4岁孩子在探索积木的特性。


所以这个时候给孩子购买积木的话,我们要

优先选择块数多、形状多样的。当然积木形状越多、数量越

多就会越贵,这是肯定的。但这肯定是对孩子观察立体块和构建想象中的图形是有好处的,数量少了的

话,就不够搭的,没法实现心中的构想。同时,这个时候,孩子再也不会只用一种形状平铺、垒高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垒高的时候,可以“架空”了。


架空垒高


总之是更智能、更丰富了。


第三步


1.首先,我们可以提供多种形状的积木块给他们看、摸。

比如,我们可以把半球体积木放在地上,让1-3岁的小宝宝用手推一推,看会发生什么?我们还可以问

宝宝:“像你这样,都用长方体搭高高,稳不稳?”“如果用下面大、上面小的方式搭呢?推一推,倒不

倒?是不是要用更大的力推倒?为什么呢?”


2. 还要引导孩子用不一样的形状组合:

我们可以引导宝宝“让我们建个小房子吧!”,引导娃将两块不一样的积木两端衔接。比如,用两个

长方体,一个三角形板积木加起来,会像什么呢?


积木房


……


总之,不要满足于孩子从感官学习。抓住时机,促进孩子早日观察、探索、总结规律。

这就是促进1-3岁宝宝积木能力的最科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