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与贾宝玉有多风流揭开真相,作者只用了八个字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全文史笔,字字血泪!天书问世,何人能解?风月两面鉴,文笔两生花!一声能两歌,一手竟两牍!故人泪尽血流干,石碑记载血泪史!神仙姐姐托梦来,仙册原是墓志铭!


自古儿女文章,笑嘻嘻,哭啼啼,总是一般情事。所不同者,才子佳人,风月笔墨,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正所谓:“富贵公子,侯王应袭,容易在红粉场中作罪。”独《红楼梦》一文,满纸荒唐言语,一腔血泪心事,宝黛二玉,风流情性,诗赋文词,偏只为莺花路间留滞,独为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宝玉其人,实为闺阁良友,独得“意淫”二字。

“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林黛玉道:“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纵观《红楼梦》通篇,作者为闺阁昭传,是哭闺阁也。非哭闺阁,乃哭风流也。文中女儿,皆为聪明风流所害,所谓“夭风流者,千古风流人物!”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林黛玉的风流,用了自述的方式,《葬花吟》里的一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恰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正所谓:“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亦不知。”

《红楼梦》故事里,薛蟠在百忙之中,“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是作者侧面写林黛玉身姿风流,并非贾宝玉“情人眼里出西施”。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贾宝玉风流,只一句:“富贵少年多好色,哪如宝玉会风流。”便写尽玉兄与世人不同!作者写宝玉风流,是写神仙人品,全是温柔体贴,是护花使者之儿女真情。


宝玉文章,细心镂刻,定又是风流悲感,不同他人。世间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宝玉这一种风流去。《红楼梦》故事里,作者写晴雯之死,宝玉之奠,是“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

如今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竟也还别开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

一篇《芙蓉女儿诔》,一首《姽婳词》,一曲《红楼梦》,一篇奠文,一首悼亡词,一曲挽歌,世人独不知其中滋味。


《红楼梦》一篇文字,真绝世奇文也,作者竟以“闺阁昭传”写“世间忠义”,以未嫁之女写未降之将,以“姽婳”写“将军”,千古第一风流人物,又何止恒王一人?

《石头记》,石头城,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又道是: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风流别致也好,绰约风流也罢,是真名士自风流,《红楼梦》作者怀金悼玉,以鸿篇巨制作挽词,若问其主旨,总归是一句:“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红楼梦》一文,二玉故事,便是二玉风流。林黛玉与贾宝玉有多风流?揭开真相,作者只用了八个字——风流隽逸,忠义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