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初晴天空色 雾霾天里一抹蓝

近几日,大范围、高强度的雾霾天气再次袭来,几乎整个中国都在雾霾笼罩中,显然已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这样的雾霾天,不少人感到压抑,而你最怀念的是什么?是不是特别向往以往的蓝天和阳光,期盼城市或者乡村上空那久违的蓝天白云?

造物记没有办法给您带来我们怀念的雨过初晴的天空色,但造物记可以给您带来那一片清心纯净的一抹蓝。

提到蓝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天空、是大海、是沉静还是忧郁?

《说问解字》中写道:霁,雨止也。而霁蓝,就是雨过初晴天空之蓝,犹如水洗,清新淡雅。

霁蓝釉为瓷器釉色名,由于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

自古以来,蓝釉就很昂贵,不仅因为它的气质,更在于其极低的成品率,在烧制过程中,钴料极不稳定,常常在高温下发生爆釉的现象,要想烧制出均匀水润的釉色难度很大,也很考验烧制师傅的水平。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明宣德 霁蓝釉盘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

清代 霁蓝釉玉壶春瓶

清乾隆 霁蓝釉杯托

清乾隆 霁蓝釉缸

成交价RMB 414万元

此缸圆口内敛,鼓腹,圈足。内壁及足底施白釉,釉色润白。外壁施蓝釉,色如群青,鲜艳亮泽。

清乾隆 霁蓝釉天球瓶

成交价RMB 218.5万元

清雍正 宝石蓝釉仰钟式杯一对

成交价RMB 218.5万元

清雍正 霁蓝釉梅瓶

成交价RMB 189.75万元

“大清雍正年制”款此梅瓶瓶身通体施霁蓝釉,釉质肥腴,色泽深沉凝重,光亮细腻,釉面橘皮棕眼密布,尤如蓝宝石般璀璨深耀,口沿一线灯草口,为整器平添几分宁谧之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器形端庄典雅,线条柔美,收放自如,正合雍正瓷器灵秀风韵,观之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

造物记手作工坊结合古人烧制精华,创新杯体杯型,将霁蓝的清雅、沉静品味延续到底,这是造物记传统工艺与现在表达的理念最恰到好处的结合,用此杯喝茶时能感觉到一种流动的如宝石般的恬静美,而这种恬静之美,体现着主人透若天空深似大海的温度与杯体的流动感。

造物记霁蓝唇感杯纯手工精制而成,杯身简洁大气,结合传统盆式翻边设计加厚杯沿,线条饱满流畅,特别是喝茶时与杯子接触的瞬间,喝茶唇感温润滋润。

该杯简洁大方的杯身设计,给人一种恬然舒适的感觉,又稳重与精巧为一体,非常的符合传统茶文化的质朴韵味,展现着优雅大气的待客之道,以茶会友,突显品茶之人的雍容大方。

当你用这款造物记霁蓝唇感杯喝茶的时候,你或许会理解到古人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无限好奇与想象,比如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大海的最深处有什么?虽碍于发展水平不能去一探究竟,但是充满智慧的古人将这些心情都放在了这霁蓝里。

通过这一抹蓝,所有的问题或许都有了答案,而造物记纯手工精制的这款霁蓝唇感杯,就是您这个答案的延续......

为回馈造物记粉丝,特推出特价活动,原价399元的造物记限量版霁蓝唇感杯单杯,现特价199元限时限量购买,每人限购1个单杯。

现在购买另赠送造物记精品定制布艺礼品袋,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