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级战斗英雄,戎马20载立功20次,解放军中的特等功臣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不少的英雄故事,在电影《飞虎》中有着一个炸桥歼敌的情节,而故事中的班长也确有其人,他的经历,比电影中的更为精彩。

班长的原型人物叫做平太信,是万州区东北部的熊家镇人,1920年出生。20岁那年,年轻力壮的他被作为壮丁抓走充军了。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依然不太平,1947年,平太信带着一挺轻机枪和其他八个人一起起义,在东北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中。

1948年,平津战役打响,平太信所在的部队负责穿插打运动战。而在一次行军中,平太信感觉腹痛难忍,就到附近的沟渠中去方便,在沟渠中,他发现还有一个人。因为太黑,他也不能确定这个人是敌是友。聪明的他立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假装要抽烟,就向那个人借火,在火光中他看到了对方的头上带的是国民党部队的钢盔。于是他悄悄的离开,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排长。排长听到后立即派遣战士,顺藤摸瓜,一举俘虏了三四百名敌军。

后来在其他两次战役中, 平太信也多次立功,备受嘉奖。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在攻打朝鲜东南火车站时,他发现了一股敌人正在沿着公路往西南方向逃跑。时任班长的平太信立即做出部署,带领战士前去龙沅里围堵企图通过桥的敌军机械化部队。

经过短暂的交火之后,平太信决定炸掉大桥。于是他独自一人带着炸弹,巧妙的渡过了有半人高的河流最终将大桥炸毁,堵住了敌人的退路。为我方军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并且最终全歼敌军。

这次战斗中,凭借着英勇和机智,平太信获得了特等功和“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另外还有朝鲜授予他的三级国旗勋章以及军功章。

在上甘岭战役中,平太信与战友一起,俘获了十几名敌军,不幸的是在掩护大部队撤离的时候,平太信踩中了敌人的照明弹,全身的衣服一下子就熊熊燃烧起来。在战友的帮助下,最终把火扑灭了。然而祸不单行,当晚,他又不幸被敌人的榴弹炮击中,被紧急的送往了医院治疗。由于前线的信息传递困难,再加上平太信的伤势如此严重,战友也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而自此,他与原来的部队也就失去了联系。

1964年,平太信转业回乡,告别了他的革命生涯,从1980年开始,平太信的身健康开始每况日下,战争中的伤痛也让他备受痛苦。在1989年的时候,因为严重的胃病,平太信的整个胃部被切除,但这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平太信依旧顽强的活了下来。

2005年的时候他被确诊为肺癌,2009年病情愈加严重的他对儿子说:“我想找到部队,想回去看一看。”

因为自从上甘岭一战后,他就再也没有与原来部队取得任何联系,这一断便是五十多年。三个儿子听到父亲的愿望后,陷入了沉思。因为那时平太信的身体状况极差,已经不能够下床活动了。所以三人决定通过网络发帖寻人。在收到消息后,平太信的一些战友纷纷赶来看望他。而这次见面或许成为了平太信想活下去的动力。据他的儿子说,平老的身体情况原本连春节都撑不过了,但是在战友来看了他之后,他又奇迹的多撑了半年。

2010年,一代英雄逝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