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91岁“水电将军”与长寿的不解之缘

狮子滩水电站

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首批水电站中

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

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

施工的全流域梯级

水电开发工程



水电将军崔军

是狮子滩水电站的

奠基者和重要建设者



91岁高龄少将崔军

讲述了狮子滩水电站

和下硐电站与他的故事



崔军生平


1928年11月,崔军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因其父亲崔田夫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年仅5岁的崔军就随母亲被抓进国民党牢房;


1937年,崔军进入延安保小读书;


1942年,进入延安自然科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学习;


1947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48年,赴前苏联留学攻读水电工程专业;



1954年,崔军学成回国,先后参加狮子滩等许多水电工程技术指导和组织指挥工作。


1999年,离职休养。


修建狮子滩水电站


崔军从苏联回国后便主动请缨参加狮子滩水电站修建,这是他44年水电建设生涯的第一站。



在狮子滩,他负责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管道,厂房的施工和生产技术工作。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狮子滩电站厂房,其上半部分独特的条石砌盖方式,就是崔军在钢筋混凝土紧缺的条件下想到用龙溪河两岸丰富的青石来替代的“神来之笔”。


1958年3月5日,周恩来、李富春、李先念、刘澜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狮子滩视察时,李富春当面详细询问崔军在狮子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当得知崔军不仅和工人们打成一片,还常常虚心向工人请教后非常高兴,鼓励他:“只要坚持扎根在工人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就能永远茁壮成长。”如今,狮子滩电站厂房已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




修建下硐电站


1958年10月狮子滩工程如期发电。崔军转战下硐,一人担负起下硐电站设计总工和施工总工两个重要技术职务。



在修建下硐电站大坝时,为克服材料供应不足,崔军想出在大坝里面埋大石头的办法,节约水泥。最终下硐电站从设计到发电仅用了8个月,这是崔军带领工程人员创造的记录。



下硐电站发电后,崔军就被急调到四川的紫坪铺工地,从此奔波操劳于祖国的大江大河,国内所有大型水电站工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毕生的奋斗,践行了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中国驻苏大使馆给他的亲笔题字——“发展电业”;他在回忆录里写下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八个字,更成为今时今日国家电投集团、狮子滩发电公司所弘扬的“奋斗者精神”的最佳诠释。



如今

崔军眼睛几乎看不见

但他仍摸索着在纸上写下

“狮子滩水电站”六个字

他向所有水电人寄语

发扬光大水电精神

沿着社会主义道路

大踏步前进!



PS:崔军少将的题字,将被收入狮子滩水电文化展厅,各位小伙伴都可前去参观。


朋友们

让我们为这位

新中国的奋斗者

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