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晴雯之死彩霞之嫁印证金钏之死因

金钏因与宝玉调情,而被王夫人赶出身边。回家后过了两天,就投井死了。因为作者只是写了金钏投井死后的惨状,却对金钏回家之后的言行等无半字提及,因而,关于金钏之死因,因为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因为宝玉挑逗金钏,王夫人却冤枉金钏并将她赶走。金钏感到委屈。有人说金钏被王夫人赶出去后,她失去了做宝玉姨娘的机会,只能配穷小子,她感到前途无望。也有人说金钏被赶出之后,受到了家庭漠视,她痛苦难忍,更有人说是外界舆论的压力,她感觉愤怒怨恨,于是就以死来抗争。

对于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因为这些说法,都可以从晴雯之死彩霞之嫁中得到验证。


一,晴雯死前,被王夫人骂为“病西施""狂样子"“浪样子",晴雯表示非常委屈。

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兽对前去探望的宝玉说:

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日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县,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

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体会的出晴雯因为被王夫人的无端训斥喝骂而产生的委屈和难过,同样,金钏被贾宝玉引逗,敷衍了贾宝玉几句,就被王夫人骂为“小娼妇",被骂为教坏了爷们,然后把金钏赶了出去。可见,金钏之死,确有委屈与难过。


二,晴雯被赶之后,住在她的姑舅哥家,可是姑舅哥嫂却对她十分漠视。金钏家亦是如此。

晴雯做宝玉大丫头时,很有体面,到小厨房点个炒芦蒿,小厨房管事柳嫂子上赶着问是肉炒还是鸡炒,炒好后还巴巴地送过去,可是被赶出后,别说其他人对。晴雯不闻不问,就是得过晴雯帮助的姑舅哥嫂吴贵两口子,也没有心肠照管,吃了饭便去串门子。还要给晴雯说一些"歹话",把晴雯一人放在外间房内趴着,连喝一口水都不容易。

吴贵是受过晴雯恩典的,当初他求晴雯的时候,定然是巴结讨好的。可是当晴雯被赶出了大观园,他们就翻脸如翻书,不照顾晴雯,还要说一些"歹话"刺激晴雯,晴雯之死,王夫人有责任,吴贵两口子岂能没有责任?

晴雯如此,金钏家里人又何尝不如此?有老婆子这样说金钏死前家里反应:

前日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他不见了。才有打水的人说“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从这些话

从老婆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金钏死前,家人对她也是漠不关心的。但凡家人对金钏多宽慰几句,多留心一下,金钏的结局就要改写。


三,贾府里面的大丫头离开主人身边,她们的前途会是什么呢?金钏死了,晴雯死了,但彩霞活着,她的下场给了我们借鉴。

彩霞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头,王夫人的许多事情都要仰仗彩霞记着。她的作用好比是贾母的鸳鸯,宝玉的袭人,凤姐的平儿。如果她在王夫人身边,就是王夫人的代言人,许多人都要高看她一眼。但是一旦她离开了王夫人,事情就会距离她原先的风光很远。

彩霞到了年纪被放了出来,等父母择人,王熙凤的陪房来旺家的为儿子求亲,而来旺家的儿子是个在外喝酒赌钱无所不至,又容颜丑陋,彩霞的母亲不愿,又碍着王熙凤,不得不心不由意满口答应。而彩霞委托妹妹小霞向赵姨娘和贾环求救也没有结果。如果彩霞还在王夫人身边,哪里会到如此境地!

而金钏被王夫人赶出之后,做贾宝玉的姨娘是不可能了。如果她不投井,其结局也不外乎如此:除了配小子,还是配小子,若是幸‘些,能找一个聪明机灵的,如茗烟墨雨等体面人物,若是不好些,很有可能就像彩霞一样,被一个体面人家看中,配了他们家上不得台面的儿子。也许正是考虑到这样的结果,金钏才不甘心,才投井自尽。


另外,被主子赶离身边,无论什么原因都会引起外界舆论。如大观园里的人对那些赶出晴雯等丫头的事情拍手称快等。金钏做为王夫人身边的第一大丫头,却被赶离王夫人身边,各种猜测也会纷至沓来。金钏做为一个年纪十五上下的女孩子,顶不住舆论的压力也是非常可能的。


至于薛宝钗劝慰王夫人时的那种金钏到井边玩耍失足堕井的说法,和贾环诬赖贾宝玉时的那种"逼淫母婢”的说法,一看就漏洞百出,做不得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