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曹魏东线战区核心领导变更情况

姊妹篇1——浅谈曹魏西线战区核心领导变更情况

姊妹篇2——浅谈曹魏南线战区核心领导变更情况

正文

三国时期历史阶段的军事冲突地域表现主要是曹魏与吴、蜀的南北对抗,其中魏吴两方的交战对峙的疆域沿长江上下,自东向西横贯近千里,而其中合肥-寿春方向所在的淮南地区是魏吴两方作战的主战场。

根据历史学者的相关统计,孙吴军队在公元208年到278年间,对曹魏及西晋共发动进攻高达34次,其中合肥-寿春方向的攻击达到了12次,占整体的35%。其中孙吴君主亲征有6次(孙权4次,孙皓2次),权臣领军出征有3次(诸葛恪、孙峻、孙硐)。

合肥城下

对于曹魏集团而言,寿春-合肥方向亦为南征孙吴的主要方向,曹操四越巢湖、曹丕三次伐吴,以及后来数次反司马氏动乱,均在寿春-合肥一线发生。因此,合肥-寿春一线是曹魏集团东线战区主要作战区域。

东线主将主要都督扬州军事,军职一般为征东将军或镇东将军,资历高者会晋升更高军职。本文主要简述曹魏集团东线战区的情况。

公元200年,曹操正与袁绍对峙,无暇顾及南方,便派遣刘馥迅速进入淮南地区,招抚民众主持农业发展,江淮流域经济逐渐恢复,行政统治逐步稳固,东线战区初步成立。但曹操并未派遣足够兵力,以至于公元208年刘馥去世以后,东线战区直面孙权军事威胁。

第一任都督:张辽(210年-217年)

赤壁之役以后,孙权将北征曹魏的主要战场转移至合肥方向,这迫使曹操改变作战方略。一方面,曹操亲自率军来到淮南前线,讨伐当地土匪流寇,稳定东线战区内部治安;另一方面,曹操安排张辽为首等将领驻守合肥,增强东线战区的守备力量。

虽然如此,曹操还是非常担心东线战区的军事异动,因此曹操数次亲临淮南,兵锋直指濡须,张辽更多时间是东线战区的临时指挥官。曹操在与孙权的对峙中其实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有效缓解了东线战区军事压力。

张辽(字文远)

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孙权趁机兵进东线战区核心据点合肥。危难之时,张辽当机立断选择速战,趁孙权立足未稳之时发动奇袭,成功击败孙权。逍遥津之役也成为了三国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张辽也被曹操任命为征东将军,主持东线军事。

公元216年,曹操再次南征孙权,继续增加东线战区军队数量,企图给孙吴造成持续军事威胁。而当兵力逐渐增加时,东线战区主将也自然会被曹操换成他更信任的将领。

第二任都督:夏侯惇(217年-220年)

曹操最后一次耀兵淮南时,将大量军队部署在巢湖附近,并派遣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驻扎巢湖南部的居巢县以震慑孙权。不过,当时孙刘联盟已到破裂边缘,三方斗争核心逐渐转移至曹魏南部战区,东线战区军事部署情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夏侯惇(字元让)

公元219年,襄樊之役爆发,关羽威震华夏。曹操与孙权迅速统一战线,东线战区的军事力量紧急调往荆襄地区解围。因此,在夏侯惇主持东线战区的任期内,曹魏与孙吴两家处于很短时间的“蜜月期”,东线战区也迎来战乱时期难得的短暂和平。

公元220年,夏侯惇病逝,东线战区即将迎来新的领导人。由于东线战区对于曹魏的重要性,不出意外又会是一位宗族将领负责。

第三任都督:曹仁(220年-223年)

夏侯惇病逝后,曹魏名将曹仁继任东线战区军政负责人,屯驻合肥,并被任命为大将军,不久又升迁大司马。曹仁在任期间,曹丕屡次要求孙权任子被拒绝,魏吴正式决裂。曹丕企图发动三道伐吴之役以惩罚孙权,曹仁成为其伐吴主将首选。

曹仁(字子孝)

不过三道伐吴之役进行的并不顺利,率主力出濡须的曹仁不仅遇到孙吴军队顽强抵抗,而且中了诱敌之计,损失惨重,浩浩长江让数十万曹魏大军无可奈何,只得全面撤退,曹仁也在战役结束不久逝世。曹丕逐渐意识到,他统一天下之愿恐怕无法快速实现。

第四任都督:曹休(223年-228年)

曹仁去世后,曹丕任命曹休担任新任东线战区一把手,驻点后撤至寿县。曹丕意识到对吴作战不可能速战速决,而会是长期对峙的过程,后撤防线可以给孙吴的进攻造成补给困难,也说明曹魏集团在东线战区的战略方针已调整为以守为主。

然而曹休到任之后,一直有着耀兵孙吴、虎步江淮的雄心。曹丕终其一生都没实现的跨越长江的梦想,曹休将奋力继承之并打算将其发扬光大。

曹休(字文烈)

公元228年,曹休率领数十万大军讨伐孙权,这次曹休没有走合肥-濡须方向,而是转而南下进攻孙吴江北的庐江郡。曹休本就自视甚高,却不知中了孙吴诱敌深入之计,不但在石亭被陆逊等人偷袭,后路也被截断,多亏援军及时赶到才逃过一劫。

石亭之役结束后,曹休也因内心愤懑,不久病逝。

第五任都督:满宠(228年-238年)

曹休去世后,满宠被任命为东线战区军政长官。当时东线战区局势对曹魏非常不利,石亭新败给战区蒙上一层阴影,而孙权称帝之后对淮南地区的虎视眈眈,让东线战区直面新的军事压力。满宠在如此局势下,急忙加紧战备,完善东线战区战略部署。

原刘馥所筑的合肥城是孙权北伐的主要目标。满宠在任时发现合肥城离水路很近,孙吴军队来往非常便利,所以满宠果断舍弃合肥城,并在其西边依山修建合肥新城,以削弱孙吴水军作战优势。

满宠(字伯宁)

满宠这一措施非常奏效,为东线战区争取到了有效的防御态势。公元233至234年,孙权连续两次北上进攻合肥新城,先因合肥新城离水路较远,军队于船上停留二十日不敢下船;后因合肥新城顽强抵抗而屡屡受挫,又不敢长久对峙,很快就撤军了。

满宠在淮南地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与合理部署,让孙权屡次北伐均无功而返,东线战区因满宠部署得当而顶住了孙吴的军事压力。公元238年,满宠年迈,朝廷将其调离东线战区。

第六任都督:王凌(238年-251年)

王凌继任满宠为新任东线战区负责人。王凌出身太原王氏,东汉司徒王允之侄,其义弟王昶同样属于太原王氏,两位先后担任曹魏集团东线战区和南线战区一把手,太原王氏不知不觉成为司马氏最大的潜在政治对手。

王凌在任期间,东线战区军事压力持续减小,其主要因孙权后期政局动荡,“两宫之争”愈演愈烈,孙权已无暇顾及北伐事宜。

王凌(字彦云)

与此同时,曹魏集团在淮河流域大兴屯田,由邓艾主持具体屯田事务,不久,淮河流域出现一派富庶景象。至此,东线战区经济快速发展,军事防御力量明显增强。

然而,公元249年爆发的高平陵事件,为东线战区十年内乱埋下伏笔。公元251年,王凌因畏惧司马懿政治压力,毅然走上反抗司马氏的道路,虽然很快被司马懿镇压,但东线战区的动荡局势毫无停止迹象。

第七任都督:诸葛诞(251年-252年)

司马懿迅速扑灭王凌动乱,将东线战区军政大权交给诸葛诞。诸葛诞也出身世家大族,深受司马师信任,他凭借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很快安定淮南地区政治局势。正值此时,孙权病危,司马师正在筹划着一场大规模战役,为其独揽大权打下政治基础。

诸葛诞(字公休)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司马师立即兴兵伐吴,发动东兴之役,主战场就在东线战区前线的孙吴东兴港,诸葛诞亦挂帅出征。然而,诸葛恪派遣丁奉等人发动奇袭,曹魏军队于东兴惨败。战后诸葛诞被问责而降职,并调任都督豫州。

第八任都督:毌丘俭(252年-255年)

东兴之役以后,原豫州都督毌丘俭掌握东线战区军政大权。毌丘俭虽出身平民,但凭借北伐辽东与高句丽的战功,在朝廷内部有着较高威望,其作战能力也在曹魏后期名将中出类拔萃。

毌丘俭刚到任时,诸葛恪取得东兴大捷,志得意满,欲发兵二十万夺取合肥新城,东线战场自曹魏立国以来遭到了最严峻的考验。毌丘俭立即整顿边防,调和内部矛盾,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强化东线战区防御,最终成功阻止诸葛恪的北伐。

毌丘俭(字仲恭)

不过曹魏政局的动荡却让这位名将不知何去何从。公元254年,司马师诛杀夏侯玄、李丰等人,让本与两人交好的毌丘俭心不自安,而且就在同年,司马师废掉曹芳,另立曹髦为帝,这又让受曹睿知遇之恩的毌丘俭愤怒不已。于是毌丘俭萌生打倒司马师,重新拥立曹芳复位的计划。

公元255年,毌丘俭联合文钦正式起兵反抗司马师,孙吴也欲趁乱北伐,东线战区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毌丘俭与司马师在豫州境内多次激战,各州都督纷纷率军支援司马师,毌丘俭寡不敌众,战败被杀,文钦父子逃亡孙吴。

第九任都督:诸葛诞(255年-258年)

毌丘俭战败后,诸葛诞再次率领军队迅速进驻寿春稳定东线战区局势,诸葛诞在江淮地区威名远扬,有很多人愿意为其卖命,东线战区的军政大权也再次落入诸葛诞之手。诸葛诞声望如此之大,手下人马如此之多,这让刚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内心无法平静。

诸葛诞(字公休)

公元257年,司马昭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准备将其调入朝廷并监视起来,诸葛诞拒不接受,铤而走险发动叛乱。司马昭统领各路人马共计二十六万进兵淮南,诸葛诞率军十五余万死守寿春,孙吴也趁机出动十万人马北上救援,东线战区爆发了三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战役。

寿春被司马昭围攻超过半年,孙吴援军也被王基等部将率军击破,诸葛诞弹尽粮绝,被迫突围,不幸被俘,整体历时超一年的寿春之役终于结束。东线战区在经历了多次内乱之后,各项发展都陷入困局,淮河流域经济百废待兴。

第十任都督:王基(258年-259年)

三次大规模的动乱使国家遭受严重损失,司马昭决定将东线战区的辖区一分为二,分散削弱都督职权,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东线战区以淮河为界划分为淮南淮北两部,王基负责淮南战区,陈骞负责淮北战区。两人到任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安定战后局势,尽快恢复经济发展。孙吴方面本想趁机北伐,奈何自己政局不稳,内乱频发,国力差距也日益悬殊,东线战区也再未爆发大规模战争了。

王基(字伯舆)

公元259年,南线战区都督辖区被重新划分为三部,王基与陈骞均被调任至南线,不过重视发展的政策延续了下来。东线战区没有战争压力,屯田政策也在如火如荼的实施着,淮河流域经济逐渐复苏。

第十一任都督:石苞(259年-265年)

王基与陈骞离任之后,青州都督石苞被任命为淮南战区负责人,同时卢钦被任命为淮北战区负责人。石苞出身平民,因司马懿赏识而平步青云,所以司马氏有恩于石苞,而卢钦出身世家大族,范阳卢氏后裔,汉末名士卢植之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子。

不久卢钦被调往中央任职,新任淮北战区负责人由司马骏担任。司马骏是司马懿的第七子,宗室势力开始控制东线战区,这也侧面说明司马昭对爆发在东线战区的数次内乱依然心有余悸。

石苞(字仲容)

公元268年,西晋已代魏,晋武帝司马炎对常年负责东线战区事务的石苞怀有很大疑心,下令罢免石苞官职,淮南地区第四次动乱一触即发。石苞及时认清形势,俯首认罪,弃官归隐,终究没有让内乱的战火再次燃烧在东线战区。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南北对抗中,东线战区的归属对双方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淮河流域的控制权,极大程度决定战争的走势。曹魏集团对东线战区的经营,迫使孙吴数次军事行动无所作为,曹魏长期处于优势,这也为后续西晋平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