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理会到万人伴唱,从综艺咖到资源滑坡,薛之谦诠释“意外”

薛之谦,已经很少在荧屏上见到他的身影了。

自从在演唱会期间爆发了绯闻事件后,一场明枪暗箭让他疲于应付,无论是舆论导向的咄咄攻势,还是粉丝的大批量流失,都让他身心俱疲。

正是这波火上加“火”,薛之谦开始逐渐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虽然偶尔有新歌上榜,但似乎再无往日的热度。

薛之谦用自己的人生,为我们诠释了一场“意外”。

01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很普通,活着活着,就成了别人的配角。因为生活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主角。

从参加《我型我秀》成功挤进音乐圈,原以为借着一首《认真的雪》能开始自己的才华挖掘之路,却不曾想等来的却是雪藏十年的“万丈深渊”。

虽说在采访中,他曾表示感谢过去十年的心路历程,但想来也是十分辛酸。

在那段无人问津的日子里,薛之谦尽管创作了很多作品,但一直鲜为人知,一度让他十分沮丧。

记得偶然刷到过他的微博,至今记忆犹新:“大家能听听我的歌吗?听听不要钱,就听听吧”如此低姿态甚至带着恳求的意味,实在很难让人将他和如今的身份联系起来。

十年很长也很短,但终究没成为他放弃的理由。

02

有时候,世界真的很奇妙,当你做好该做好的事情时,其他的自然后会有。

就像安东尼说得:

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很显然,他等到了,虽然花期漫长至十年,但他终于遇到了那群懂他的那群人。

渐渐地,他的歌就像一场瘟疫的蔓延,越来越多人被“感染”到无法自拔,他开始火了,从默默无闻到登顶真的就像是一场“意外”。

毫无疑问,2017年是属于薛之谦的一年,随着一首首情歌的受到众人追捧,段子手形象的薛之谦开始活跃荧屏,以其独树一帜的综艺表现,迅速圈粉大众,几乎霸占了所有热门综艺的嘉宾位置,成了顶级流量的代言词。

一时间薛之谦炙手可热,各种代言、通告以及某些电视剧拍摄成为了他生活的主旋律,像极了不停旋转的陀螺。

如此火爆程度,也带起了他原本经营不温不火的火锅店,粉丝慕名而来,场间座无虚席,可谓名利双收。

03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不得不说娱乐圈真的是个很玄学的地方,当一个人红到一种程度就必然出现绯闻、黑料之类的,就好像现今的肖战一样,除了粉丝事件以外,也有不少大V们为蹭热度,开始爆“猛料”。

薛之谦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先是在《明日之子》摔话筒,怒斥主办方黑幕重重,随后就被绯闻缠身无法脱身,每当出现薛之谦的话题,必定有一波水军带节奏强行蹭热度,这也是导致薛之谦开始荧屏滑坡的原因之一吧。

风波过后,还是有不少人质疑薛之谦实为“人设”,这两年为了圈钱,才一直不停接各种通告,现在挣够了,想功成身退了?

这样的言论引起了薛之谦粉丝的回怼,尽管因为绯闻事件掉了不少粉,但依旧有很多人站在他身后力挺他。

对此薛之谦只是在微博上说道:“你们不用心疼我,路是我自己选的。”

04

薛之谦在节目上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歌手,音乐才是支撑他努力至今的梦想,所以唱歌的薛之谦总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不同于节目上的嬉皮笑脸,那是一个还原内心本我的过程。

深情的歌声总是让人沉浸其中,其中歌词尤为让人感同身受,演唱的他就像是小丑脱下厚厚的面具,笑脸后面藏着的是一张孤独无助的神情。

总所周知,薛之谦的音乐都是免费,虽说是老生常谈,但还是不得不提,因为不少人觉得薛之谦做音乐是他最大的借口。

但按照理性角度而言,真的想反驳一下,且不说“人设”问题,首先要他的音乐是没问题的,对于华语乐坛而言也是值得肯定的,他的歌受大众追捧就很说明问题了。

再者他凭借一首歌的播放量就可以轻易获得几亿的版权费,然后他并没有,可见他对音乐是保持着初心不变的。

至于薛之谦是否是人设问题,我是不置可否的,但我知道大家是真的被这个接地气的“大牌”明星所圈粉,我们已经在心里认可了一个人这么存在,所以就算是人设,也是一个被接受的人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外”,只是某些人的经历总是来得精彩一些,不少人参与都参与过薛之谦的“意外”,或好或坏,不过都无所谓了,未来路漫长,希望好歌一路相伴。

PS:如有不苟,还望见谅。

如若喜欢,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