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一首《生查子.元夕》写出了我国大江南北元宵节的热闹繁荣场面。

在我的家乡—鄂西南一个偏远山村,每逢元宵节到来,作为每年年节的最后一个节日,热门同样过得有滋有味,因为过了这一天,亲人朋友又要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了。不过,在我们那儿没有吃汤圆和元宵的习惯,在一家辈分最高的老年人家里吃过夜饭,元宵节这一天的热闹场景才徐徐拉开序幕:

马上登场的是震天动地的鞭炮声,呼啸的烟花声······,此起彼伏,只看哪家鞭炮放的最多,就昭示哪家来年财源滚滚,把天空点缀的五颜六色,绚烂多彩,在震耳欲聋的炮竹声中,把报春的天使也催醒了,那一串串多姿的礼花就是一位位翩翩起舞的美轮美奂的天使,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鞭炮过后,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呼朋引伴,沿着大道两旁,依次插上路烛,许下这一年最美好的祝愿,道路蜿蜒曲折,路烛曲曲弯弯,九曲回肠,大地一片璀璨,象征送走穷神,迎来财神。

在村前的广场上,传统节目彩莲船造业开场,一人在前面拿着桨边划边唱,旱船中的年轻女子随着节奏,晃动旱船,旱船周边的男性一唱一答,歌声悠扬,歌词幽默、诙谐而有趣,内容都是国家大事、邻里琐事和社会风尚,不时引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观众仿佛忘了严寒,忘了回家······。

另外,燃放孔明灯也是一项重要活动,看见空中一盏盏孔明灯,我不禁也许下美好的祝愿:太平盛世,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