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价格暴涨暴跌:背后的问题令人深思

神奇的游资,从来都不缺乏对社会发展的灵敏的嗅觉,这不,最近头盔就应声涨价。可是随着公安部的一纸公文,头盔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又拦腰被斩。


这次涨价,比以往时候来得都要突然一些,以至于平常八百年都用不上的头盔也成了稀缺之物,比以往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来得都要猛烈一些,比今年的口罩、消毒液、额温枪都要强大坚挺一些。这次降价,也比以往更加突然一些,突然得让人淬不及防。

本来只是价格售价不高的头盔,在游资的怂恿和多方利益的夹杂下,一路扶摇直上三千尺。好吧,实体店里价格飞涨,我到万能的淘宝去,结果淘宝也涨价了,而且很多店里还没有现货,就如过年时候的口罩一样。但是,眨眼间,价格又飞流直下三千尺。好吧,这种激烈的心跳,我等小P民也是不知道怎么适应了。

为什么头盔突然间能够这么“畅销”?答案来自于公安部交管局。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可是,随着政策的公布,各地公布了以罚款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购买头盔不得不提上了骑行人的议程上。于是乎,就出现了头盔价格扶摇而上的局面。

这种局面太过于惨烈,以至于公安部交管部门5月21日下午都不得不出来给大众说话:公安部不但要主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系沟通,并指导各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严查价格违法行为,斩断哄抬头盔价格的违法链条,而且也对电动车暂缓执行处罚措施,对原定的执法范围也进行了缩小。


呵呵,在一纸公文的引导下,头盔的“接盘侠”们估计喊娘都来不及就心塞塞了。但是价格暴跌的背后又让人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头盔价格,你到底玩的什么鬼?


让头盔价格暴跌的这个新闻乍看上去挺温暖人心,但是仔细一想:不对呀,法贵恒定。对执法范围、执法力度、执法水平等,是不是公布之前都要做调研论证呢?法律实施前,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不是要提前做一个预判呢?对可能造成的冲击,是不是应当设置一个缓冲期呢? 之前说“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那么,因为头盔的涨价电动车就可以不顾安全隐患了吗?又是什么考虑?

刚刚公布的执法范围,又因为头盔涨价的原因暂缓执行?法律的尊严在哪里?调研论证的成果又在哪里?如果说这个法律法规没有经过相关部门评估,那么权力行使的边界又在哪里?

这次头盔价格的上涨,与其说是游资的过,倒不如说是有些部门权力过于膨胀、肆意扩大权力领地给游资了进攻的“靶子”。正是有了不严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出台,加上打着为民的旗号又缺乏响应的救济渠道,所以这个部门规章才会出现还没有实施就实际夭折的现象。

我们与其说是游资炒作有罪,倒不如说自我检讨一番,看看我们的工作里哪里还有不细致的地方。如此,在全国范围内做出一个部门规章,才不会贻笑大方。

本文由一直过河卒子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