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石墨烯-支撑硫化镍纳米颗粒用于稳定且快速钾储存


硫化镍(NiS2)通常被认为是合适的阳极材料用于构筑新型钾离子电池(PIBs),然而在嵌钾/脱钾期间,其电导率差和体积变化大严重阻碍了NiS2的发展及应用。这里,通过原位硫化和自组装过程,构建了NiS2纳米颗粒支撑于三维氧化石墨烯上(NiS2/3DGO)电极。该NiS2/3DGO具有高的可逆电容量(391 mAh g-1)和出色的倍率特性(在1000 mA g-1电流密度下可稳定地循环测试)。此外,原位XRD和非原位Raman测试结果证明了部分NiS2相转变为KxNiS2中间体的可逆过程,然后生成Ni和K2S4产物。这是由于在初始循环期间NiS2纳米晶体转换时伴随着一种无定形相转变。这样的理解为金属硫化物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并为设计结构稳定的新电极材料提供了指引方向。

Figure 1. 合成制备NiS2/3DGO和NiS2 MF的示意图以及3DGO在NiS2上的稳定效应。

Figure 2.(a)NiS2/3DGO,NiS2 MF和3DGO的XRD图比较,(b)NiS2/3DGO和3DGO的拉曼光谱,(c-d)NiS2/3DGO的SEM图,(e-f)NiS2/3DGO的TEM和HRTEM图,(g-k)NiS2/3DGO的SEM图和相应的元素分布情况。

Figure 3. (a)NiS2/3DGO在最初四圈时的CV测试结,(b)NiS2/3DGO在50 mA g-1电流密度时的恒电流放电/充电曲线,(c)NiS2/3DGO和NiS2 MF在100 mA g-1时的循环性能测试,(d)NiS2/3DGO的倍率性能,(e)NiS2/3DGO在1000 mA g-1电流密度下的长期循环稳定性。


Figure 4.(a)NiS2/3DGO在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b)log(i)与log(v)的线性关系,(c-d)电容容量和扩散限制的容量在不同扫速下的贡献百分比。

Figure 5. (a)NiS2/3DGO在第一个循环时的原位XRD结果,(b)NiS2/3DGO在不同放电/充电状态时的非原位拉曼光谱,(c)钾储存机制的示意图。

该研究工作由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课题组于2020年发表在Nanoscale期刊上。原文: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Supported Nickel Disulfide Nanoparticles Promise Stable and Fast Potassium Storage。

文章来源:石墨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