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立:融通“百家所長”的複合型技術人才

人物簡介:陳建立,1984年生,河南省寧陵縣人,泰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高級電氣工程師。擅長CCD視覺系統及機器人程序編程技術、自主開發設計和調整機的軟件技術等多項技術,精通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的PLC編程和電氣控制技術。其自主開發的激光捺印和CCD檢測一體機的PLC程序及安全電路設計,有效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生產效率;搭建的數字化工廠給企業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伴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浪潮,工業數字化成為企業發展的風向標。

泰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科電子深圳”)的陳建立,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並傾心致力於自動化轉型攻關。11年來,陳建立致力於設備、產線的自動化與數字化假設,逐步將機器設備、生產流水線、加工廠、經銷商、企業產品和顧客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憑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紮實的實踐經驗,陳建立帶領團隊,在泰科電子深圳的發展中一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助力公司設備和產線的“雙升級”。其自主開發的激光捺印和 CCD 檢測一體機的 PLC 程序及安全電路設計,實現生產效率提升 8%;其主導創建的數字化車間,能夠持續改善生產效率,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為未來AI及雲計算奠定堅持基礎。

引領數字化產線建設走在前列

陳建立給自己的定位是“技術複合型人才”。

作為一名電氣工程師,陳建立精通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的編程技術和電氣控制設計,並善於將其中的優勢進行轉化和融合。“最難的是適應和掌握各種體系的控制原理。”陳建立稱,例如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這是一種可編程的存儲器,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但在各個品牌的PLC中,既有日系產品、歐美產品,也有國產的產品,他們都有各自的體系,其控制指令及表達方式都不相同。

博採眾家之長,集大成於一身。陳建立將在融通不同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繼續鑽研開拓,取各家之長處,創自家之特色。

激光捺印機是泰科電子深圳用於生產的核心設備之一。此前,泰科電子深圳的激光捺印機主要靠供應商提供,設備以人工操作為主,捺印和檢測的效果和效率較低。“故障率也比較高,產生大量的維修費用。”陳建立說,為了提升生產效率,只靠“拿來主義”肯定行不通,於是他所在的工程中心決定自主開發一臺全新的激光捺印和CCD檢測機。

為此,陳建立帶領團隊成員多次前往現場瞭解產線人員的問題和需求,總結原設備存在的缺陷,反覆討論電氣和機械設計的規劃方案。最終,陳建立與團隊自主研發的激光捺印和 CCD 檢測一體機的 PLC 程序及安全電路設計,與原來的工藝流程相比,實現故障率下降 12%,生產效率提升 8%。

在推進設備自動化的同時,陳建立還將目光投向了產線自動化,推進數字化工廠建設。“我們公司的設備種類很多,有進口設備和國產設備,使用年份也各不相同。”陳建立介紹稱,如果原控制系統無法滿足連接數字化功能的條件,就需要重新設計一套方案跟現有設備對接信號,來採集原設備上的生產信息。

而需要編入數字化產線的設備數量達上百種,每一臺都需要陳建立逐個設計方案,編入Spark(數據採集控制器)中。從前期美國技術專家主導完成第一條數字化產線配置項目後,陳建立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不斷創新,組建國內的安裝團隊,接過深圳公司的數字車間創建工作。截止目前,泰科電子深圳已有8條自動線和成型衝壓車間實現數字化功能。

“工廠實現數字化的長期收益和優勢是巨大的。”陳建立稱,這不僅能為企業建立大數據系統提供基礎,持續改善生產效率,也能工降低人工成本和降低誤差率,併為未來AI及雲計算奠定基礎。

學習永不止步

剛來到泰科電子深圳的時候,陳建立是一名電氣工程師,當時,公司內部組織各項培訓活動,每一場都有陳建立的身影。

陳建立的部門經理張堅對此印象深刻。此前,張堅曾開設一個英語培訓班,陳建立就是“學員”之一。作為機械電子領域的技術人員,大家都有比較好的英語基礎,但是口語比較差,所以就開了一個提升口語能力的培訓班。”張堅說,“雖然只是一個工作之餘的培訓,但他的認真程度絲毫不減。”

在逐個音標糾正測試中,陳建立每天下利用班時間通過聆聽視頻教學,在上下班的路上也不忘聽聽難記的發音,通過不斷地大聲朗讀進行糾正。

“對我來說是學無止境的。”陳建立說,“我一直堅持的觀念是技術人才應該全面發展,除了技術水平要過硬外,其他的能力也不可或缺。”在陳建立看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要跟得上時代信息的發展,技術知識在不斷更新,就不能對學習停止腳步。

“現在我們工程中心研發的新設備中,有很多地方用傳統的機械結構比較複雜,重複精度很難實現,此時我們利用機器人控制系統與視覺系統相結合來完成這個複雜的動作,給我們的機械結構帶來了方便。”陳建立稱,該機器人控制系統也是信息自動化的發展趨勢,而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指令及編程語言與PLC技術截然不同。

為了掌握機器人和視覺系統的控制編程技術,陳建立經常到它們官網下載技術資料和向技術支持方諮詢,學習其編程方式和語言指令代碼。如今,陳建立已能夠利用視覺系統反饋的信息和數據來設計編程機器人的指令動作,熟練掌握機器人和視覺系統的編程技術。當前,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大數據與工業製造正在加速融合,陳建立也在新的起點上再次出發。

關於未來,陳建立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在今後五年內成為自動化行業的深圳本地技術人才的標杆。“要實現這個目標,我還有很多要學習。”陳建立認真道,比如英語方面要能夠與外國團隊無障礙溝通,在自動化方面能夠進入國際前沿,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方面形成自己的設計理念。

致敬詞:取各家之長處,創自家之特色。憑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紮實的實踐經驗,在數字化的新徵程上永不止步。

【記者】胡百卉

【作者】 胡百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