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明清时期最畅销的一本书 家家户户必备 如今却少人问津

如果问“明清时期最畅销的书是那一本?”你会回答什么呢?是四书五经,还是小说话本?其实答案都是不对的。当时最畅销的书籍叫做《玉匣记》,这本书跟科举考试无关,跟治国理政也无关,但却是当时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书籍,每家每户都是必备的。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玉匣记》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插图版玉匣记》

《玉匣记》的作者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门中人许逊,是道教净明派祖师,被尊称为“许天师”。传说他曾大战过鄱阳湖中的蛟龙,为民除害。不过许天师当时却并不认为《玉匣记》是自己的作品,他说这书中内容都是他通过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得来的。言外之意就是“贫道并非知识的创造者,贫道只是知识的搬运工。”《玉匣记》从东晋问世开始,由于一直没有明确的作者,因此也就衍生出了很多种说法。比如说作者是诸葛亮、是周公、是鬼谷子、是张天师,到了唐朝以后,还有人说作者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估计再过几百年,说不定还有人说《玉匣记》的作者是您的呢?

许逊(许天师)

有关《玉匣记》作者的讨论从东晋开始就异常火热,这种现象的产生就是由于书中内容的奇特。这是一本占卜书,更是一本工具书,类似于说明书合集。不过《玉匣记》中的内容可不是用来说明汽车怎么开,空调怎么用的。而是说明各种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和现象的处理办法。比如婚丧、祭祀、礼仪、动土、开张、耕种、出行、解梦、算命、占卜等等。这些事情怎么处理,如何应对?在《玉匣记》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提到过,巧姐病了,刘姥姥说怕是冲撞了什么。王熙凤忙命人拿出玉匣记,对应着干支日子一查,还真有记载。还特别说明有几种颜色的纸钱,如何操作可以化解。当然,对于我们今天的无神论者来说,这些记载看一看也只是一笑了之。但对于千百年前的古代百姓来讲,这《玉匣记》可谓是不可或缺的“生存宝典”。

《红楼梦》中刘姥姥建议下,王熙凤命人查阅《玉匣记》

《玉匣记》也有着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不断的增加内容。由于古代老百姓太依赖、信任《玉匣记》了,因而很多商人就发现了商机。找几位得道高人来当编辑,琢磨琢磨就又琢磨出一些其他领域的内容来。把这些内容增加进去,然后就开始印制新书。新书一面世,就宣传,说这是全本的,你们手里的都是删减版的,很快就销售一空了。这种做法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什么《新版玉匣记》、《插图玉匣记》、《万金玉匣记》、《增广玉匣记》,总之每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更厚的《玉匣记》问世。书中的内容也开始包罗万象了,在我们上述提到的内容基础上,又增加的很多很多。比如:眼皮跳预示着啥、耳朵响预示着啥、什么时候适合垒猪圈、什么时候适合买猫狗、禾苗什么时候收割、大酱什么时候下缸等等等等,简直是详细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当时,很多人靠着一本《玉匣记》就能摆摊算命,获得收益。

古代街头算命先生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玉匣记》这本带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的书籍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许再过几百年,这个世界上的人将不再知道它的存在,以及他曾经的“辉煌”。其实这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只能说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果你好奇,想看一看,那也劝君只当消遣,切莫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