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暖的时候,“茉莉花”总会按捺不住

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查一下,茉莉花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花,一般情况下会在五月就开始开放,然后七月就可以结果。

这种花很香,所以通常传播的速度比较快,而且传播的范围比较广。

这一点,文人墨客是非常喜欢的,清朝的时候,据说是茉莉花广泛传播的巅峰。有句俗语这样说“暗香着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槟榔。

”可见,茉莉花和槟榔是一样的,至少传播的广度和范围是一样的。深入人心,且不知不觉的深入人心。

有时候你都不知道它到底从哪里来,但当你看到满屋子都是蠢蠢欲动的茉莉的时候,也难免害怕。自己家的院子,谁给种了这么多的花,这是个问题。

文人喜欢茉莉,文人为什么喜欢茉莉,因为文人不喜欢牡丹,不喜欢花开富贵,那样与文人的气质是不符的。文人高雅,自然品味与众不同。要突出不同,自然要选用一种淡雅清香的花卉来突出自己高洁的性格。

大家伙喜闻乐见的自然不行。你要文人喜欢这些,那就失去了文人的独特性,泯然众人的文人,就不叫文人了。

可见,道理我都懂,自然很多人都知道,文人会这么想,也会这么做。

自觉被人看不懂或者只能被少数人懂,亦或者少数人才是清醒的,大部分人都在沉睡。所以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使命感,用茉莉花的清香来撒播人间。

这样的志趣确实高洁,但是高洁的志趣如果被过度迎合,那么也会成为一个糟糕的园丁。

每家每户都会侍弄花草,这点谁也不比谁强多少。花农们自然会对自己所侍弄的花草如何成长茁壮有着独到的见解,突然某一天,村西头的老太太告诉你,你在土里养花是不对的,养花就应该无土栽培,就应该建立阳光大棚。

就应该全程自动化,浇多少水,晒几个小时的太阳,就需要精准控制,这样养出来的花才叫花。你之前养的花,不叫花,连狗尾巴草都不是,懂了吗?你个废物,哼。

花农们本来准备开骂,但是想一想自己之前听相声的时候,郭德纲说的那些话“你一个火箭科学家,如果有人告诉你火箭的燃料应该是煤球,汽油太贵不划算。

这个时候,你只要看他一眼,你就输了”而且花农们知道这个老太太就喜欢去地摊淘一些过期杂志。

这些杂志有时候遇上处理,就会论斤卖。老太太不知道,或者老太太知道了也不说,因为这样有碍于自己的权威性。

我一个叱咤风云的老太太,怎么能被人发现淘过期杂志呢,这显然与我的人设不符。老太太在自己的梦里活的挺好的。

但是好死不死,老太太却喜欢上了种花养草,而且她不仅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科学种植”。而且要让别人也这样弄,不弄的话,就是愚昧,就是无知,就是落后思想的走狗。

花农们很诧异,不就种茉莉花么,千百年来都这样种了。我有的是土地,为什么要把之前的全部推到去建大棚?我又不是没地方种,这不抽抽么?

老太太不管这些,依旧只是强调自己种植的茉莉花多么的清香淡雅,这一点得到了小学老师的一致赞同。因为他们也看杂志。而且对别人家的做法非常认同。

其实这样很好理解,小学老师嘛,整天教学完成后也没啥事干,所谓饱暖思淫欲,物质条件好了之后,就喜欢发表见解,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

自比茉莉花的他自然觉得除了茉莉花之外,别的花都是土的掉渣。自家的园丁们都知道,自己家种什么花,适合什么花。

他们不会因为老太太和小学老师的话而去改变。但是别家的园丁却很喜欢。因为别人家是做茉莉花深加工的,他们不仅有茉莉花的种子,而且有茉莉花整条生产线,他们知道茉莉花在众多花卉中是什么地位,但是他们却硬生生的将茉莉花营销成了百花之王。

每一天关于茉莉花的报道数不胜数,大多数园丁对此是非常鄙夷的。但是别家的园丁依旧是这样干。

慢慢的,他们就聚拢了一批花农,这批花农对此深信不疑,有疑问的全部被别家的园丁用种子和深加工产品俘获了。毕竟,没有谁能拒绝金钱的诱惑,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多。

这家的园丁几十年间已经慢慢的摸索出来了一整套的营销方法。

之前仅仅是提供种子让花农们自己种植,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不仅仅提供种子,而且提供一整套的技术,包括如何建大棚,如何施肥浇水等等,之后的产销也是一条龙。

渐渐的那些觉得在土里刨食太慢的花农们被说动了,因为这个利益确实诱人。发财的速度也很快。

这些花农们都觉得这个园丁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他们的方法才是科学种花的典范。但殊不知,这家园丁已经悄悄地进行了业务转型。

他们只做茉莉花的深加工产品,原本的种花产业链完全外包给了这些花农。有人说了,他们不怕花农们背叛吗?这显然是多虑了,因为这家园丁这么多年营销自己的茉莉花,已经里里外外得罪了所有的园丁,这些花农种出来的茉莉花自然没有人要,只能给这个园丁,否则就卖不出去。

所以他们大可高枕无忧。花农很开心,以为自己找到了金主,小学老师很高兴,因为自己的这一次振臂高呼,很多人都加入到了花农的行列中。

这对于保持自己的这种清香淡雅无疑是增砖添瓦。这家园丁更高兴,因为自己的种植理念已经传播到了更多的地方,然而当地的园丁们却没有丝毫的察觉。

这就不得不说这家园丁之前的一系列营销成功案例了。最早还处于提供种子的时期,这家园丁就成功的策动了沙漠地区的倒仙人掌运动。

众所周知,仙人掌适合干旱地区,这是无可厚非的,你一个茉莉花,想要取代仙人掌,看上去不可能。

但是这家园丁却不放弃,不服输,最终在进行了好几次硬性推广之后,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开始变得零零星星。后来茉莉花的花香终于取代了无味的仙人掌。

那些花农们开始很高兴,但后来才发现,除了仙人掌之外,所有的花卉都不适合沙漠地区。茉莉花虽然幽香尚存,但是当地已经没有了花农,大家想要重新种回仙人掌,但发现困难重重,仅有的供仙人掌成长的土壤早就消耗殆尽。

可以种植茉莉花的大棚建好了,但是因为高昂的维护费用,很快就破败了。而仙人掌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有人开始攻击这个园丁,园丁很快的拿出了免责协议,当初签署的时候,没有人在意最终解释权,但就是这一条却在此时发挥了作用。

这些都是你们的选择,与我无关,我是生产技术,但是真正使用技术的是你们。我连沙漠去都没去过,你们怎么能责怪我呢,简直无理取闹。

眼看着血本无归,花农们只能暗自叹息。这个时候,沙漠中的这些花农们再没有人喜欢茉莉花的芬芳了。有人甚至断言这是毒草,但是有什么用呢?仙人掌是回不来了。

最近的一次成功的营销还是在去年茉莉花结果的时候开始的。

早在去年二月份的时候,这家园丁就想着要打入海边的市场,但是总不成功,后来本着见缝插针的精神,终于在二月份的时候开始了谋划,并最终赶在茉莉花刚开始结果的时候,入侵了花市。

自此,别的花农们的噩梦开始了,起初只是公平竞争,后来竟然发展成为了将别的花农们赶出市场。

有人反对就是一顿殴打。本来这场入侵闹得沸沸扬扬,难以收尾。结果凛冬将至。万物肃杀,自然而然,茉莉花也就谢了。

但是今年开春了,天气渐渐的暖和了起来。春天对于动物来说,是个容易发情的季节,因为大自然的所有动物都会选择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时节进行交配。

这是动物的生理属性,没什么丢人的。但是文人们认为这很不雅,按照农历来说,虽然茉莉花的花期正好压着春天的尾巴。

但文人更愿意用开花来形容茉莉花的繁衍行为,其实大家都知道,花只不过是植物的生殖器。茉莉花也高雅不到哪里去,但是文人不会与粗鄙之人想到一起。于是,春暖花开的时候,茉莉花也就按捺不住躁动了。五月还没到,花就开了。

文人自觉地她是一个精神上的茉莉花农,看着星星点点的茉莉花开满了自家的院子,花农自然是不高兴,因为种花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自己的院子什么时候已经可以任由别家的园丁自由出入了,围墙显然已经成为了摆设。

花农默默的种着自己的花,没有说一句话。因为这个院子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花,只有他最清楚。

小学老师显然很高兴,看到大家拿文人没有办法,就越发的躁动了。开始在各处游说茉莉花的重要性,但只有花农自己知道,今年的天不下雨,茉莉花很娇贵。

别的花正常灌溉,那家园丁自己家的喷灌设备都不够用,谁还会管我们自己院子里的茉莉?

没人浇水,看着星星点点的甚是好看,没几天自己就彻底干了。

……

你好,再见